男主阿宝就是在改革开放浪潮中抓住机会、改变命运的代表人物。他在高人“爷叔”点拨下,靠炒股获得第一桶金,过后又做起外贸生意,成为声名远扬的“宝总”。

有别于原著小说,剧版《繁花》聚焦上世纪90年代初。第一集开篇就以旁白道出,邓小平南巡讲话加快了中国股份制改革步伐,股票成为最新的热点。“机会面前人人平等,抓住了机会就有可能改变人生。”

《繁花》中的上海,处处是机遇,人人有盼头。从炒股的到卖衣服的,从饭店老板到服务员,都有一股不认输、不认命的劲头。正如剧中旁白所说:“走在1993年的南京路上,你会感到那是一个会飞起来的年代。我们庆幸生逢其时,与时代紧紧相连。一切尚未定义,一切皆有可能。”

延伸阅读

如今的中国年轻人,更在经历卷学历、求职难和裁员潮后,从“内卷”进化到了“躺平”。30年前刮起下海潮,30年后兴起考公热;上一辈人相信努力能改变命运,这一代人则自嘲“越努力越不幸”。

有“中华商业第一街”之称的南京路步行街,和当年一样人潮如织,但愿意花钱的人变少了。在疫情冲击和电商竞争下,南京路上多家百货商场已人去楼空;疫后消费复苏进程缓慢,零售业重振之路走得愈发艰难。

阿宝发家的背景,是中国股市与国际标准接轨的历程。1990年12月,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当天共有八只股票挂牌,其中就包括阿宝购买的“电真空”。这只面值100元的股票,一年多后涨至2500元;许多股民一夜暴富,像阿宝一样要用麻袋来装钞票。

中共总书记习近平去年底到上海考察,要求上海聚焦建设国际经济中心、金融中心、贸易中心、航运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充分发挥龙头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

据说,三羊牌的原型之一是浙江宁波的雅戈尔。1991年第一批雅戈尔服装进驻南京路多家商场,在新世界百货男装部经理建议下,品牌邀请当时的代言人费翔出席签售会。活动当天现场人山人海,销售额创下新高。活动过后,雅戈尔在新世界的专柜面积从50平方米扩大到200平方米,其他商场也来寻求合作,就这样打开了上海市场。

不少上海网民也在社交媒体上晒出老照片,印证黄河路在1990年代就像导演王家卫镜头下那样霓虹闪烁,灯火辉煌;当年先富起来的小老板们,的确身穿皮夹克,手持大哥大;900元一件的法国梦特娇Polo衫,是许多上海人拥有的第一件奢侈品……

1990年代,上海是改革开放的桥头堡,市场经济的试验田;30年后,上海能否再次为中国经济寻得突破困境的解药?电视剧《繁花》开罢,人们更关注中国经济的繁花何时重开。

这部以上海为背景的电视剧本周刚刚完结,但引发的“繁花”热还在升温。剧中频频出现的泡饭和排骨年糕等上海小吃在外卖平台上销量暴涨,黄河路上挤满了前来打卡拍照的剧迷。剧中餐馆“至真园”原型苔圣园酒家,年夜饭已经全部订满;男主角阿宝长住的和平饭店英国套房,房价飙升至1万6888元(人民币,下同,3212新元),依然被预订一空。

对于我这样没有亲历过那段岁月的“沪漂”,《繁花》呈现了一个令人熟悉而又陌生的上海。熟悉的是剧中角色一口软糯的沪语,以及红男绿女们领先全国的时尚度;陌生的则是30年前的时代基调,是那样生机勃勃,百花齐放。

要是没看过电视剧《繁花》,最近很难和周围的上海朋友聊天了。

疫情解封后,中国经济没有迎来预期中的报复性反弹。楼市下行、投资放缓、股市低迷、地缘政治风险上升……这些问题在一年后的今天依然未解,凸显出这个庞大经济体在新时代面对的转型困境。

对《繁花》的批评认为,电视剧和原著相去甚远,把一部写“繁花凋零”的小说,改成了“繁花似锦”的主旋律剧。反对者则调侃:“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不把当年拍得繁花似锦,怎么反衬出现在冷冷清清?”

电视剧里股市节节走高,现实中A股却是跌跌不休。上证指数去年底跌破3000点,开年后又失守2900点关口。宝总在剧里说:“1994年中国股市刚起步,每只股票都是地板价,我们要放手一搏。”这段话被股民截图讽刺:“30年过去了,怎么股票还是地板价?”

除了一路看涨的股市,红红火火的零售市场也为民营企业提供快速发展机遇。为帮助来自浙江的三羊牌服饰打响知名度,宝总请到男星费翔在商场里做宣传演出,令三羊在上海一炮而红,成为南京路百货商场里的抢手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