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铉佑说,中日关系受复杂的历史和现实因素影响,历史上日本是对中华民族伤害最深的国家,这一点不可能忘记。但他强调牢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过去的历史也不是现在的日本人民欠下的债务。

孔铉佑说,目前中美元首已达成重要共识,要找到正确的相处之道,如果进一步拓展的话,中日间也应做到这一点,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这次中日领导人的会谈,我相信也是在这样一种延长线上的思考。”

他强调,中国始终视日本为近邻和重要的合作伙伴,从来没有把日本视为威胁,相信中日之间存在的纠结和疙瘩,早晚会过去。

对于亚洲融合,他说,中日都是亚洲大家庭的一员,推进亚洲一体化的进程当中,中日能做到优势互补,形成合力,追求双赢,是根本目标。

他举例说,一些亚洲国家会受到中日关系的困扰,因为尽管在公开场合没有选边站的问题,但处理具体问题时,会面临到底是倾向于日本好一点,还是倾向中国好一点的选择。

对于两国的和解问题,他说,中日之间在1972年缔结中日和平友好条约,已实现和解,并有了法律的基础。不过,他也坦言,纸面文件有法律效力,但也需要一些约定俗成的认可,而这点在现实社会中往往很难、很复杂。

孔铉佑说,中日之间面临的问题,不仅是历史问题,也受到现实利害因素的影响,“局限了中日在亚洲共同发挥作用,也是事实”。

对此,参加同一论坛的孔铉佑说,他对中日战略大和解的概念有不同看法。

在中美领导人会谈之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也举行了面对面会谈。

李明江认为当前中国的经济实力超过日本,日本精英层面也逐渐认识到跟中国争夺地区主导权不现实,大的地区态势演变,也利于中日实现战略大和解。

延伸阅读

他说,战略大和解的状态,首先是历史问题不再成为干扰、严重制约中日关系的因素。其次,是中日不把对方当成潜在的敌人、对手,而是更多地合作;两国间的问题,比如钓鱼岛(日本称尖阁诸岛)争端,能得到有效控制。

针对学者提出,中日到了应实现战略大和解的时候,让历史问题不再成为干扰和制约中日关系的重大因素,中国外交部前副部长、中国前驻日大使孔铉佑说,历史伤害不可能忘记。但是他也说,当前中美已经达成了要找到正确相处之道的共识,中日之间也应该做到这一点。

南洋理工大学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副教授李明江星期六(11月18日)在中国公共外交协会、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和北京对话于新加坡联合举办的“思想亚洲”媒体智库论坛上提出,中日到了应实现战略大和解的时间点。

谈到促进亚洲的融合交流时,李明江说,如果中日不能实现战略大和解,亚洲要融合、一体化,在国际上发挥更大影响力,就比较困难。“中日合不来,这个地区就很难形成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