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官员说,中国政府对在坡耕地上建设高标准农田有明确规定,要求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地质地貌、水资源、气象条件等因素,避免产生塌方和泥石流。
据官员介绍,中国稻谷消费量占口粮的六成,但位于6度以上坡度的耕地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22.74%,因此需要将符合条件的耕地改造成高标准农田,以保障粮食安全。
该名官员称,“水稻上山”实际上是把山下水田的杂交稻品种引到山上旱地种植,不用泡田,不用育秧插秧,基本不用浇水灌溉,就能有较好的产量。
这项技术在2022年共推广53万1200亩,水稻平均亩产350到400公斤,虽比山下水田低100公斤左右,却比种玉米产量高、效益好。但这种模式主要适合云南雨热资源丰富的山区旱地。
“水稻上山”的想法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提出。朱有勇在云南蹲点扶贫期间,发现当地农民喜欢吃大米,但当地多为旱地,水稻不能自给,于是便在当地推广杂交稻旱种技术。
(云南讯)针对部分网民质疑“水稻上山”是毁山造田,中国官方澄清,这是一种杂交稻雨养旱种的栽培技术,不会破坏生态。
对于网传的照片和视频,官员表示多为张冠李戴,流传最多的一张图片为2018年云南某地方的土地整治项目施工场景,农田被暴雨冲毁的图片也与在山上种水稻无关。
据《农民日报》星期五(6月23日)报道,中国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官员受访时说,“水稻上山”不存在网民质疑的开山造田、毁林造田等情况,也不会破坏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