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上述草案发布前几个小时,阿里巴巴在北京举行的2023年阿里云峰会上正式推出大型语言模型“通义千问”。在一段录制的视频中,通义千问展示了它如何响应人类指示,撰写电邮、写代码、生成菜谱、解答数学题等。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客座高级研究员林大伟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说,鉴于中国中央管理和集权制度,有关管制并不令人意外。不过,这些政治特性也意味着,中国要将聊天机器人接入实际应用时,执行速度会比西方国家快很多。

美国OpenAI公司开发的ChatGPT去年11月面市后在中国科技圈掀起巨大波澜,多家科技公司自今年3月纷纷推出对标该聊天机器人的服务。为加强对这类技术的监管,中国国家网信办星期二(4月11日)发布《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办法》草案,向民众公开征求反馈。

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勇在活动上宣布,公司旗下所有产品未来将接入通义千问大模型,包括淘宝、天猫、高德地图、优酷等。他说,生成式人工智能和云计算是一个技术分水岭,而面向智能时代,所有产品“都值得用大模型重做一次”。

除了中国,包括美国、德国、加拿大、日本、韩国等国也已表明要加强对ChatGPT等人工智能工具的监管。意大利在4月初则以涉嫌违反隐私保护条例为由禁止ChatGPT,是首个封禁这款聊天机器人的西方国家。

中国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推出类似ChatGPT聊天机器人“通义千问”的同一天,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针对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监管草案,要求业者在提供服务前向当局申报安全评估,确保生成内容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含有颠覆国家政权的信息。

草案也规定企业也须确保内容真实准确,采取措施防止生成虚假信息;禁止非法获取、披露、利用个人信息和隐私和商业秘密。用户方则须依法提供真实身份信息等。

阿里巴巴港股星期二收盘时报99.30港元,起1.59%。

受访学者认为,当局加强监管在意料之中,但草案内容与中国对其他互联网服务现有的条例相似,不至于遏制该领域的整体发展。

草案表明,中国支持人工智能算法、框架等基础技术的自主创新。不过,企业在向民众提供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前,必须向网信部门申报安全评估;生成内容应当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得含有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煽动分裂或破坏国家统一、宣扬恐怖极端主义、民族仇恨、可能扰乱经济及社会秩序等内容。

至于监管是否会阻碍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朱飞达不以为然,认为草案内容与当局对互联网产业和网络媒体的现有要求相似,没有阻止创造性,或任何特别针对性的条例,对整个行业的发展利多于弊。

新加坡管理大学信息系统学院副教授朱飞达也认同监管在意料之中,但考虑到中国一直以来对数据监管的缓慢反应,这次管制措施出台的速度和效率“让人惊讶”。他研判,这或许与中美科技竞争白热化,以及ChatGPT在中国热度不退的现象有关。

朱飞达解释,中国感受到美国在大型语言模型的领先优势,促进了该领域的蓬勃发展和大量资源的投入。他说,中国政府在短时间内拟定对应管制措施,反映当局也关注这方面的发展,而这些规范实际上是在为企业指路,引导他们把资源投入对的方向。

受访学者认为,当局加强监管在意料之中,但草案内容与中国对其他互联网服务现有的条例相似,不至于遏制该领域的整体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