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秋萍说,为了加强与民众互动,最近也计划请“阿荣柑仔店”的第二代负责人来故事馆,向参观者介绍在栽种和采收时,使用自然农法的心得。“这是合作伙伴主动提出来,显示大家对台东故事馆有共鸣、共识和共感。”

台东辽阔的池上稻田以出产好米闻名,台东故事馆最近也邀请以无菜单料理闻名的“阿婆婆米食馆”借独特美食来说故事。

每年至少75场各类艺文活动登场

志工杨洁滢(22岁,台东大学幼教系大二生)透露,她去年11月来当志工,每月两天,每次一小时,像她这样的志工有五人。“来这里也让自己获得更多面对小朋友的‘实战’经验,家长们也可以参考我们比较注重互动的讲故事方式,互相切磋。对小朋友也是不同的学习和成长。”

但去年4月租约满后,诚品铁了心收摊走人,令维持13年的“爱情长跑”以分手告终,让台东爱书人感到遗憾。

双方分手不说恶言,但过后两次公开投标经营权都“流标”,为了要求接手团队以公共空间方式经营,也考量民众“看得多、买得少”的现实,台东县政府把租金减半,最后在一群有心人抢救下,台东故事馆在五个月“感情空窗期”后,迎来签下近10年长约的左岸生活设计团队。

开幕当天,《天下杂志》教育基金会的“希望阅读”专车也来相挺,停在门口欢迎孩子们上车翻书。

台东故事馆除了经营自家咖啡厅,也请到在地餐饮达人简志勋(41岁),在故事馆旁经营特色音乐酒廊与餐厅“温度酿製所”,为当地厨师、小农、歌手提供展现身手的舞台。

诚品以书店加文化馆的形式经营,成为台东唯一的诚品书店,让历史建筑活化重生,也定期办画展和作家座谈。

在台东市中心的两家名店,也受邀与台东故事馆合作。第一家是传承五代的“木可萝卜糕”,第五代传人柯瑞德(30岁)向祖父学习了最传统技艺,并重新打造古早味的中英双语店面设计,让食客了解萝卜糕制作过程,提供传统和创新口味。这家小店也推出萝卜糕伴手礼,获得台湾商界大奖“金商奖”肯定。

民众对台东故事馆有共鸣共识和共感

在一群有心人风雨兼程努力下,台东故事馆在去年9月28日重新开幕,空间设计和光线更明亮,洋溢着文青时尚,复古家具和精致植栽打造典雅风格,空间包含书店、餐厅和手作教室,也打造专为儿童设置的阅读和说故事空间。

重新出发的台东故事馆,也已经不只是卖书、听故事的空间,更成了一个深入社区、生活,寻找新故事,并定期推陈出新,展示台东精彩地方人事物的文化橱窗。

阿婆婆主厨融合了客家和原住民的自然食材,生意很红火,店家也研发出使用池上紫米、糯米、客家米酒和柿干,以及原住民食材的“池上米冰棒”,台东故事馆准备在今年夏天把四种独家的池上米冰棒带到故事馆贩售,让人一尝台东的美食文化。

据台湾文化部网站资料,全台湾除了131家各类博物馆之外,还有227家地方文化馆,主题以历史与人文居多,其中64家是私立,处处可见居民和社区自主投入的心力。

“台东故事馆”是台东市中心的地方文化馆,人人可免费入馆,坐下翻书消磨时光,欣赏地方创作、品尝在地饮食,参与每年至少75场的各类艺文活动,感染生活美学,提升日常品味。

台东市的标志建筑物“台东故事馆”,经历了历史建筑物重生、与诚品书店“爱情长跑后分手”、两次流标的戏剧性遭遇,半年前被一群有心人“抢救”,成为一个焕发生命力的地方文化橱窗,不断推陈出新,介绍精彩的在地人事物。

这样的地方文化馆充满了新鲜感和生命力,与台东故事馆合作的伙伴,包括在鹿野推广自然农法的农作物和加工品的“阿荣柑仔店”,以及从事蝴蝶保育和发动社区力量,将99年建筑物转化为文化交流站的“鹿野区役场”。

这座建筑物拥有58年历史,前身是1963年建成的台东地政事务所,处理土地管理业务。1998年新大楼在三公里外落成启用后,文化处单位将闲置老建筑打造成市民的公共空间,并在2007年9月请到诚品书店经营“台东故事馆”。

但偏乡小城买书人不多,诚品的营运撑得辛苦,早在六年前就传要撤离。为挽救诚品,台东县文化处也付出许多努力,包括砸下650万元(约30万8000新元)整修房舍。经两任台东县长多次挽留诚品多次续约。

经营团队负责人、左岸生活设计总经理黄秋萍说:“我们想打造的台东故事馆,是能获得台东人认同、喜欢,并且愿意推广出去的生活空间和台东缩影。它要具备台东山海的个性:好客、真实、多元族群融合。文化来自于生活,生活因为有故事而累积了厚度和温度。因此我们会走入社区、农村、大学,邀请更多人借着创作、农特品、生活杂货和伴手礼,来这里说有关台东生活和美感的故事。”

记者走访当天下午,也见证大学生志工为小朋友说故事、做手工的温馨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