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反派角色例如饰演纣王的木偶,纣王是恶名昭彰的暴君,雕刻师傅巧妙地用其精湛的雕刻技巧,仿佛在偶头里设了机关,让木偶的眼睛能够移动并旋转,活生生地捕捉反派人物奸恶的眼神!

这项提议的原因与搭建闽南文化桥梁有关,主要是新加坡华人人口中闽南人占最多,但据我所知,在新加坡木偶雕刻的闽南籍师傅均与世长辞,无法进一步了解本地闽南木偶戏文化雕刻的情况。

听雕刻老师娓娓道来布袋木偶的故事,以及日月星木偶可能出自名师之手;而搭起桥梁的机缘可追溯至2016年,我提议到位于台北的台原亚洲偶戏博物馆,同当时就职于博物馆的赖泳廷老师学习布袋木偶雕刻。

此外,也是源自台湾的歌仔戏,早在20世纪中期风靡东南亚一带,歌仔戏甚至将源自于闽南的高甲戏取而代之,成为新马两地闽南人主要的剧种,并且深深影响了木偶戏的表演风格,不少歌仔戏演员也为木偶戏的表演者。

选择到台湾的另一原因是,我在2013年做田野调查时,亲眼目睹与观赏到台湾人对于木偶戏文化的热情与创造力。传统富有闽南特色的布袋戏,渐渐衍生为剑侠布袋戏、金光布袋戏、霹雳偶,而霹雳偶还拥有专属的电视台。

我花了将近20年研究新加坡木偶戏,难免还是有些遗憾。身为土生土长的新加坡人,这弹丸小国曾被视为“文化沙漠”,但读者们是否知道,新加坡至今还保留着提线木偶、布袋戏、杖头木偶、铁枝木偶的表演文化?这样丰富的木偶种类在东南亚较为少见。

台湾偶戏文化具创造力

久而久之,这些移民在逐渐富裕后也不忘恩,纷纷为庙宇筹钱,这也是华人庙宇在新加坡犹如雨后春笋般冒现的原因。有了庙宇就有庙会,每逢神诞,庙宇理事与信徒便会事先筹钱筹办庙会庆典,邀请戏班前去表演是庆典重要的节目之一。

日月星木偶戏班的精彩表演,体现精湛的木偶雕刻技术。(作者提供)

有关日月星这个老戏班的起源与发展,部分资料可从新加坡国家档案馆的口述历史资料,窥探一二。其中的受访者李载贻师傅(1919-1991),叙说自己如何从中国泉州南下,并从此落地生根,先是从事道士的工作,之后专注提线木偶戏和布袋戏的演艺事业。

本文着重于闽南人(福建人)的木偶戏文化,身为闽南人,这也是让我引以为豪的文化遗产。闽南人的木偶戏有两种,一是提线木偶戏,另为布袋戏。中国闽南一带,曾出现不少雕刻名师,例如江加走(1871-1954)、江朝铉(1912-?)。这些雕刻师傅也带动布袋戏的发展热潮,1947年成立的新加坡日月星戏班,其布袋木偶不少便出自这些名师之手。

虽然我无缘与李师傅见面,但看着档案馆的口述历史资料,精彩的一幕幕仿佛就出现在我眼前,既让人感动于老艺人对传统表演艺术的执着,也难免觉得感伤。

作者(右一)与热衷于传承传统布袋戏的台湾师友们会面(左起:吴昆霖、陈冠霖、赖泳廷)。(作者提供)
作者在台北台原亚洲偶戏博物馆学习布袋木偶雕刻。(作者提供)

木偶戏随移民潮狮城上演

2024年初,我再次踏上宝岛,这次带了我与杨佩华副教授合著的《淡忘中的新加坡传统华族木偶戏》(英文版),将此书分赠予我在台湾结识的几位良师益友,包括赖泳廷老师。这本书也算是闽南文化桥梁的产物之一,希望日后仍有机会加深这方面的文化交流,透过此桥梁加深公众对传统表演艺术的认识,并且实现传承的目的。

100多年前,我们的先辈离开中国南方漂洋过海到异地谋生,由于当时航海技术不太发达,历经种种困难来到南洋,也就是现今的东南亚区域。上岸后不少移民认为,他们能平安到达是受神明的庇佑,便会想方设法搭建简单的神台,插香膜拜。

其中让我百看不腻、印象深刻的角色有末和纣王的角色,不得不佩服雕刻师傅精湛的雕刻技术。年迈老翁在眉间和下巴部位可移动,用于描绘八九十岁的老人,头发稀疏但梳妆整齐,眼角虽有深深的皱纹,目光冷静深邃。下巴部位可移动用于描绘老翁下巴肌肉松弛,说话时因牙齿缺落做出露龈笑的嘴部动作,因可移动的部位让其更为明显。嘴部甚至能含着烟斗,做出吞云吐雾的画面,让观众惊叹不已。

最近看了电影《海王》(Aquaman),其中的经典桥段,“搭建桥梁属真正的王者”深入人心。虽然全球化拉近人们的距离,但接踵而来的工业化、商业化、城市化等发展,原本受重视的传统文化渐渐被推向边缘不再成为主流。与时并进是好事,但传统若无法传承,是否会经不住时间的摧残而销声匿迹?

到台湾学布袋木偶雕刻

闽南木偶用樟木制造

闽南人过番到南洋的事迹,比在19世纪末的移民热潮还早些,但目前可追溯的可靠资料显示,木偶戏是在移民热潮这段时期开始在新加坡上演。木偶戏,古称傀儡戏,而傀儡的起源在帝国时期的中国,其实与丧葬和宗教民俗息息相关。

虽然台湾也面临传统表演艺术的渐渐凋零,但与新加坡较为不同的是传承这一方面,前者有老艺师将其技艺传授给艺生,也有让传统布袋戏走入校园,并且时常举办学生表演比赛等。

这有别于西方一般将木偶作为娱乐道具的做法。傀儡戏经历几世纪的发展,到了宋朝(960-1279)则有较可靠的资料,显示傀儡戏的大量上演,其中的种类让人目不暇给,例如悬丝傀儡(即为提线木偶)、杖头傀儡、铁枝傀儡、药发傀儡、布袋木偶和肉傀儡等。这些不同的木偶种类之后在中国各地散播并发展,到了清朝(1644-1911)也渐渐融合当地的特色。

2018年于牛车水图书馆举行的木偶布袋戏展览。(作者提供)

自然保护者提倡许多回归自然和有机农业的举措,这是自然保护者意识到社会长期工业化所带来的祸害。这跟传统有何关系?我们的先辈在早期还未大量工业化的时代,采取的方法往往与大自然“和睦共处”,而非对立。传统行业也是如此,例如用于雕刻木偶偶头和手脚的部位,闽南传统一般使用樟木,上好无加工的樟木能让木偶持久,收藏百年都完好无损。

华族传统木偶戏19世纪末从中国南方传入新加坡,一般在民间佛道信仰的神诞时受邀演出。作者钻研木偶戏近20年,本文着重闽南人的布袋戏和提线木偶发展,介绍本地和台湾的木偶雕刻,一探闽南木偶文化的精彩。

我虽研究木偶戏,但在鉴定木偶的来源还需请教专家。仔细观赏传统的布袋木偶,一般的行当可分为生(泛指男性角色,又可根据年龄和个性再分)、旦(女性角色)、净(花脸,一般根据人物的个性来画的脸谱)、丑和末(70岁以上的老翁)。

李师傅花超过三年的时间雕刻上百个偶头,这些偶头却无用武之地,至今也无法追溯偶头的下落。恰巧的是,我透过友人介绍,结识陈忠义道士,陈道士的父亲陈金铸曾为日月星的班主之一,陈道士回忆起儿时帮忙父亲的情景,父亲嘱咐陈道士保管日月星的布袋木偶,直至2016年他将宝贵的收藏与我分享。

日月星木偶戏班后台。(作者提供)

无论是人演的戏曲还是通过木偶表演的偶戏,都能吸引大量观众前来观赏,热闹的场面可想而知,本地还曾出现“斗戏”的情况,即戏班与戏班之间在同一庆典上,为了抓住观众的眼球,使尽浑身解数,拿出看家本领。

台湾的木偶戏充满创造力,布景色彩斑斓。(作者提供)

雕刻技艺精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