卤芥兰是人间至味

其实,母亲没有什么拿手的家传菜。她南来新加坡时才30出头,之前在中国家乡潮安东凤桑园,遇上最艰苦的年代,她的青年时光都是在苦重的劳作中度过,也一直处于饥饿状态。家中掌勺的是年迈的家婆,自己没有多少下厨的机会。

母亲的厨艺,都是到了新加坡后,向左邻右舍虚心学来的。做笋粿,卖笋粿,名气不小,这个手艺当然是邻居慷慨分享,倾囊相授的。手工面汤,即俗称的牵车面(也称拉车面),不只家里的人喜欢吃,几十年来也牵动不少食客的心。面粉里加了枧水后,和面切条,与菜心、虾米一起煮,便是一道久吃不腻的“家传菜”。

作者的母亲生前擅长煮卤鸭。(罗佳瑜摄)

母亲刚于今年4月离世,已无法再炮制同样美味的菜肴。连卤芥兰这样的“家传菜”,恐怕也要失传了。

吃完卤鸭,真正的主角才上场。就是那锅漂着厚厚一层油的卤汤。卤汤熬煮芥兰,那才是人间至味。如果将鸭卤分成几份冰冻,一锅卤汤可以吃上几顿卤芥兰。

牵车面是六七十年代狮城民间小吃,便宜、清淡又有饱足感,是当年人力车夫裹腹充饥的美食。(档案照)

母亲曾上过两次电视节目,其中一次是8频道2010年制作的《家传菜》。这个节目播出后,先后几次在下午时段重播,因此不少人都看过;街坊碰面时,也会说 :“你又上电视了。我也想学你做的菜。”

至于无牌摆摊卖的番薯蛋、叻沙、卤面、虾面,也是没有一样不是因为生活所迫而慢慢学起来的。到了过年过节,好多人都来订一桶一桶的椰香蛋卷,大小不同尺寸的开口笑鸡蛋糕,以及潮州人年节时必不可少的粉红色饭桃粿,这些都是邻居朋友们最初耐心教导,后来成了母亲谋生的门路。

家里的饭桌上,一般都是家常菜。过节时则虔诚地多准备一些菜肴。回想起来,卤鸭就非常经典,也不难做。锅里下白糖,熬成褐色糖浆,加水,加五香粉,加一点黄姜、蓝姜,便能开始煮卤鸭。煮好的卤鸭待凉切块,沾蒜泥醋吃,如果刀工好,切成片皮鸭,那更能让人大快朵颐。

赤手空拳南来的移民,实在是没有什么真正的家传菜。学煮菜,学做糕粿,不只解决了三餐,喂饱了一家人,好厨艺也给家里带来收入,给母亲带来好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