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在自己设立的网页与各地网友分享我的收藏和一些收藏小故事,因此结识了不少藏家和同好。大家互相交流,让我大开眼界,获益匪浅。特别要提一名台湾的扑满达人,30多年来奔走世界各地寻找他热爱的扑满,目前收藏涵盖57个国家约4000个包含古今中外的扑满。比较意外的是,有两个硕士生找上我,一个来自中国大陆,在本地读大学,另一个来自马来西亚,在台湾一所大学就读,两人的硕士论文都与新马早期银行发展有关,我很高兴也十分乐意为她们提供一些有关的资料。
我以前常和太太到现已关闭的结霜桥跳蚤市场走动。一天傍晚,在一个马来人的摊位上,我们被一个造型美观的银行扑满深深吸引,于是便买下来。从此,开始了我们收藏银行扑满的旅程。
这些扑满造型多姿多彩,包括人物、动物、建筑物、交通工具、卡通人物、传统物品等等。用塑胶、黏土、铜、合金或其他金属材料制造。每个扑满各具持色,制作精美,栩栩如生,不但小朋友喜欢,成年人也爱不释手。即使是今天,新马港三地还有许多人收藏这些早期的银行扑满。
或许时机正好,几乎每一次到结霜桥,都能收获到几个银行扑满。渐渐地,我们把目光放远,到马来西亚和香港的怀旧古玩店,同时也上拍卖网寻找心仪的银行扑满。经过十多年的累积,我们的收藏越来越多。它们都是一些在上世纪50至70年代由新加坡、马来西亚和香港三地的银行推出赠予客户的扑满。
了解三地的银行历史
我很幸运太太和我有同样的嗜好,在陈列橱柜里的银行扑满,个个保养良好,太太的功劳最大。这些收藏除了让我们的生活充实,充满乐趣之外,更重要的是,它们背后承载的新马港三地银行的兴衰史,以及当时的储蓄文化和市民克勤克俭的美德。
从收藏这些早期的银行扑满,可进一步了解新马港三地的银行历史。例如:华侨银行是由三家福建人为主的银行,于1932年合并而成,其他两家分別是华商银行与和丰银行。大华银行的英文原名是UNITED CHINESE BANK (简称UCB),1965年在香港设立海外分行,但因为香港已有一家英文同名的银行,只好将英文名称改为UNITED OVERSEAS BANK(简称UOB),不过华文名称还是保留大华银行。这两家银行与时并进,历久弥坚,与后来居上的星展银行,同列今日新加坡三大银行。
20世纪50年代,当时的马来亚,包括新加坡,由于韩战,树胶价大涨,市场欣欣向荣;香港则在60年代制造业兴盛,经济快速成长,意味着这三地的市民收入提高了,因而具有更高的储蓄倾向与能力。但他们都曾经历过贫苦的日子,早已养成勤俭的性格,因此除了必要的衣食住行的开销之外,不会胡乱花钱,银行这时推出各种宣传策略,鼓励市民开设储蓄户头,可谓一拍即合,在社会上造成一股特有的储蓄风气和文化。
其他的银行就没那么幸运。例如崇侨银行在1971年业务蒸蒸日上之际,却被一家英国证券公司狙击,然后将其控制权售与大华银行。香港的恒生银行在1965年发生挤提,虽获得汇丰银行的资助而生存下来,但从此成为后者的附属银行。马来西亚的合众银行也是命运不济,最终落入一家土著银行的手里。这三家银行中,现在只有恒生银行还在营业,其他两家都已走入历史。值得一提的是,这三家银行推出的扑满最多,至今还广受藏家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