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男子气概备受推崇,使得男性对某些健康课题特别敏感,甚至难以启齿。配合11月“胡子月”,医护人员解说男性常见癌症——前列腺癌、睾丸癌,以及精神健康问题的常见误区,鼓励男性定期做体检。男性互助小组The Brothers Circle创办人分享敞开心房,采取活跃生活方式的重要性。
两名医生强调,前列腺癌并非不治之症。林竞适医生说,第一期前列腺癌的五年存活率是93%,第四期是38%。“与大部分癌症一样,及早发现非常重要。”
前列腺癌治愈率高
泛亚外科手术中心腔内泌尿外科顾问医生林竞适说,每年11月举办的前列腺癌意识月活动,提高了公众的相关意识,但对于前列腺、泌尿,以及勃起功能障碍等问题,男性还是比较拘谨,难以畅所欲言,他认为或是文化背景所致,让男性认为自己是家庭支柱,在面对困难时须隐忍。
为何不做进一步检查?吴亚宁说:“反正不痛,而且还是可以小便,我以为是小问题。”
吴亚宁举的例子并不罕见。相较于女性健康问题,男性保健似乎较少得到关注。因此,一群澳大利亚男性在2003年发起了11月胡子月Movember,即moustache(胡子)+November(11月);他们决定在11月留胡子,借此提高公众对于男士健康的意识。
李瑞雄医生说:“即便是到了后期才被诊断的前列腺癌,同样有非常好的治疗选择。若有任何预示前列腺或泌尿系统出问题的症状,千万不要迟疑,要迅速求医。”
哈菲兹说:“把心事说出来,意义不在于找到解决方案,最重要的是知道自己并非孤独一人,原来其他人也有类似困扰。有了‘兄弟圈’之后,我感觉自己变得更有耐心,心情也比较平静。”
原籍新西兰,在本地居住了12年的学者Paul Englert(恩格勒特)博士,同样认为运动是促进身心健康的关键。他是Spartans拳击俱乐部精神健康计划Spartans Mind的首席心理学家,本身也在生命低潮期通过拳击改善身心健康。
为男性打造安心空间
置之不理,这个“小问题”可能越变越大。所幸的是,吴亚宁约一年前在家庭诊所做胆固醇检测时,在医生建议下也做了前列腺癌筛查,结果发现是前列腺癌第三期。他去年10月在盛港综合医院做了切除肿瘤手术,并顺利康复,原本当司机的他,现在偶尔还会继续送货。
与私密部位的健康问题一样,精神困扰也让一些男性难以启齿。
据林竞适医生的观察,妻子和女儿扮演相当重要的角色;他主讲前列腺癌讲座时,女性观众会专心聆听,积极发问,也会主动咨询伴侣或父亲面对的问题。不过,他认为男性的态度已经开始改变。“越来越多患者是在社媒上看到,或闲聊时谈到前列腺和睾丸疾病,所以前来求诊。”
欣慰的是,蓝忠正医生发现前来求诊的年轻男性对健康问题有一定了解,也相对愿意求助。此外,本地出现专为男性而设的互助小组,他认为这有助于让男性少些避忌,更愿意敞开心房。
睾丸癌目前没有筛检测试,男性应定期在冲凉时自我检查。睾丸癌的症状包括:其中一个或两个睾丸出现肿胀,而且会渐渐变大(可能无痛或感觉疼痛)。
ICON癌症中心肿瘤放疗科兼姑息医学科高级顾问医生陈国俊指出前列腺癌的一个常见误区:没有症状,或是没有相关家族病史,就不必做检测。他解释说,只有5至10%的癌症病例和家族遗传有关,所以即便家人没有患癌,还是应定期做检测。“大部分癌症不会在病发初期出现任何症状,因此人们应接受常见癌症如前列腺癌、乳癌、大肠癌和子宫颈癌的筛检。”
这项活动渐渐国际化,每年到了11月,世界各地的Movember组织会举办筹款和教育活动,并把焦点集中在前列腺癌、睾丸癌、精神健康及自杀问题。
他说前列腺癌的筛检方式简单,一般体检配套都会包含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specific antigen,简称PSA)检测。如果不在配套里,50岁及以上的男性应主动提出;如果直系家人有前列腺癌的病史,45岁就应开始检测。
剧场编舞者哈菲兹(Hafeez Hassan,41岁)在2021年创办男性互助小组The Brothers Circle(兄弟圈),打造一个让男性安心分享心事,并通过运动促进身心健康的空间。他也是基础人体力学(Functional Patterns Human Foundations)导师。
延伸阅读
盛港综合医院泌尿科部门顾问医生陈刚毅说,睾丸癌是30岁以下男性第二常见的癌症,每年有约30至40个病例在40岁以下。所幸的是,手术、化疗或放射治疗通常可以发挥作用。
睾丸癌患者通常较年轻
他坦言,自己在澳洲攻读医科时,备受抑郁症和焦虑症困扰,幸有朋友支持他走上康复之路。那一段经历让他意识到,主动求助和向亲友倾诉的重要性。
恩格勒特说:“专家提供的心理治疗当然有它的价值,但身体活动的功效非常大。特别是以小组形式做运动,同时可以建立社交联系。希望大家可以找到自己喜欢的活动,最重要是开始动起来,不要一直呆在虚拟世界里,我们都须要和真实世界的其他人交流。”
陈医生解说关于睾丸癌的常见误区:为了治疗癌症而切除一个睾丸,会失去生育能力,或变得女性化。其实,这是没有根据的。“只要另一个睾丸健康正常,就可以产生足够的睾酮。”此外,因患者多为年轻男性,及时接受治疗后一般很快恢复原来的生活。
现在,他每个月举办活动,让参与者通过运动、静坐等练习舒缓压力。他一般也会准备美食,让大家放松心情,随心畅谈一些无法和其他人倾诉的烦恼。至今有约90人参与“兄弟圈”,固定出席活动的有10人左右。
根据蓝医生观察,相较于女性,男性往往更迟求诊,他们可能等到病情非常严重了,才愿意接受亲友的建议求医。但延迟求医,甚至没有求医,可能导致严重后果。正如他在专栏所写:“全球(包括我国)的自杀案例以男性居多,根据新加坡援人机构(SOS)发布的报告,2023年有322人自杀,222人(相等于68.9%)是男性。”
相对少见的是睾丸癌,病发率较低,但患者通常比较年轻。
吴亚宁提醒,若有类似情况一定要马上求医。他积极劝导身边男性亲友,平时要做体检,有问题就对症下药。“就像车子一样,一定要定期维修。但很多朋友说不痛就没关系,有些则担心看了医生会发现很多问题,宁愿什么都不知道。”
想排尿却得等几秒才能尿出来,尿液里有很多泡泡——这是吴亚宁(68岁)几年前开始出现的困扰。中医把脉后告诉他:前列腺有点肿,配了药,但情况却不见好转。
哈菲兹说:“在这个高度科技化的世界里,我们常在电脑前久坐不动。身体缺乏活动,我们更容易固步自封,精神也会更紧张。” 他认为所有人都应该练习一些结合身心训练的运动,比如瑜伽或武术。“开始练习后,你自然会留意到身体的变化,也会开始更照顾健康。”
盛港综合医院泌尿科部门主任兼高级顾问医生李瑞雄指出,本地没有特别为男性而设的全国性筛检项目,加上社会普遍期待男性肩负养家糊口的责任,因此对于看似轻微的症状,男性可能不会马上求医。
精神困扰者延迟求医
心理卫生学院成长阶段精神科部门专科顾问医生蓝忠正,最近在《联合早报》发表专栏文章《男子气概有害心理健康?》,在他看来,男性的精神健康仍旧是个禁忌话题,关注度不够。“关于精神健康的公共教育多了,但往往没有针对男性。”
先从前列腺癌谈起,这是本地男性最常见的癌症。根据新加坡癌症登记处2021年年度报告,2017至2021年有6912个前列腺癌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