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想来这种现象实在奇怪,我给自己贴上了标签并将其利用,筛选了我会采取的行动,当自我认知开始变得固体化,便会在舒适圈里打转,千方百计为自己的畏缩找借口,限制了自我挖掘的奥妙,鲜活的血肉简化成了单调的四个字母,掉入MBTI的圈套之中。

这个问题常会在生涩的社交场所里听见,用来开启一段不咸不淡恰如其分的对话再好不过。“I” 是MBTI人格测试(16型人格测试)的其中一种类型,他代表着内敛,也是人们口中常提到的 “社恐” ;“E” 则代表着性格外向,拥有自来熟能力的 “社牛” 。MBTI 16人格测试全名为 “迈尔斯-布里格斯类型指标(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 ,它是由美国作家伊莎贝尔·布里格斯·迈尔斯和她的母亲凯瑟琳·库克·布里格斯共同制定的一种人格类型理论模型,它将人们感知和决策的方式划为四个维度:内向(I)与外向(E),实感(S)与直觉(N),理智(T)与感性(F),判断(J)与感知(P),四个维度交叉组成16种不同的人格类型。

曾几何时,选择看什么书什么电影我不再认真地看内容简介细细品尝,而是通过这些已提前为我“这类人” 筛选好的榜单进行选择。如今的我看着书店琳琅满目的书籍晕头转向,无从下手。在书店独有的淡淡纸质香中挑选自己喜欢的书籍曾是我最享受的一件事情,但如今却带来了做任务般的焦虑。看来,不管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或是生活方式都趋向为模式化的快消品。

其中E和I这两大类型的讨论度荣登榜首,用两个字母快速将人们划为两大类型并贴上标签,成了一种新的社交模式。虽然我相信MBTI测试背后的科学原理,但身为一个INFP的我性格内蠢蠢欲动的 “N” 不禁思索这个测试的可信度。性格差异可以是天生,也可以受后天成长环境影响,它像多细胞生物一样,由生命中无数的经历组建而成,刻画出栩栩如生的个体。既然每个人的成长轨迹都迥然不同,几个字母是否真的可以总结我或长或短的一生?

MBTI的流行是无可厚非的。毕竟人是群体动物,抱团是天性,我们习惯在脆弱的时候寻找与自己共通的群体,明白自己是独立个体的同时也渴望他人的理解与包涵。但若仅仅通过MBTI去了解他人或涵盖自我的一生,便像是回到了黑白电视的时代,看见了影像却不知底下盛放的斑斓,很是可惜。MBTI的测试结果是恒定的,但想法会随着时间与环境的变迁流动转换,不局限于性格的预设便有机会发掘未知的潜能,减少对于自我与他人的审视。

你的MBTI是什么?你是I人还是E人?

但不可否认的是,如此简易的划分为我省去了些许的烦恼,我将自己的不擅长社交归咎于一句 “没关系,I人就是这样的。” 看见网络上相同MBTI的人跟我有着类似的烦恼,更是让我产生了一种莫名的群体归属感。小时候,老师常会在评语中形容我性格“文静”。刚开始,我并无太多的想法,但出现次数变得频繁后,文静便成了一个既非褒义也非贬义的形容词,甚至产生了认为自己性格有缺陷的无力感。MBTI的出现将这种无力感平常化,在一群或许也曾被老师形容为“文静”的群体中达成了一种远距离共识,缓解了成长的不安与焦虑。我时常会看见一些“INFP在这种情况下会怎么做” “INFP爱看的电影与音乐”等吸引同属性群体点击的标题,此类文章和视频内容经常能引起本INFP的同感,但脑子里不禁有疑问:我真的喜欢这类电影吗?随即,另一个想法反驳:INFP都喜欢的,我肯定也会喜欢的吧。

延伸阅读

现在想来这种现象实在奇怪,我给自己贴上了标签并将其利用,筛选了我会采取的行动,当自我认知开始变得固体化,便会在舒适圈里打转,千方百计为自己的畏缩找借口,限制了自我挖掘的奥妙,鲜活的血肉简化成了单调的四个字母,掉入MBTI的圈套之中。

想象之中:INFP四个字母分别统帅着我为人处世的态度与方式,他们麾下的小情绪摩拳擦掌地准备着一场革命起义,却被陷入自我人格测试的自己扼杀在了摇篮中,井然有序地将他们归纳。与其说我是一名INFP,确切地说是在努力地向着群体靠拢,学习成为一名合格的INF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