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时加入字食族,当时林艺君觉得专栏作家很酷,而且好友潘靖颖“已报名入伍”,她抱着要“比比看”的心态加入。“我觉得文学创作就是挖掘秘密,讲自己的秘密,看别人的秘密,整个过程就像是在照镜子,不断剖析自己的内心,认识这个世界,是一个慢慢对人生变得很诚实的过程。”
孙靖斐是第五代字食族作者,现任《联合早报》副刊记者。从学生时代开始写专栏,她感慨道:“年轻人写的散文和成熟作家虽有所区别,但那个单纯的状态再也回不去了,以专栏的形式保存下来是一种定格。”
最近她也在思考,写专栏和在社交媒体写心情日记有何不同?虽然发在社媒上很多朋友看到,可以收获点赞,但专栏似乎有着某种独特的仪式感,面对的对象不同,“有人去认真阅读你的文字,给你提意见,这是种蛮珍贵的体验。”
作为当天讲座听众,来自义安理工学院中文系的学生代表黄嘉怡(19岁)用“创新、传承”,形容对“字食族”的印象。“他们在努力传承着新加坡文学,与前辈的文人不同,年轻一代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包括像现代流行文化的内容。通过《取火》这样的平台在社媒传播,让新加坡文学通过不同形态得以传承和创新。”
为招募第八代专栏作者,《联合早报》副刊专栏《字食族》日前来到义安理工学院,通过讲座与中文系学生畅聊写作的意义。讲座由《字食族》 专栏“奶爸”、早报副刊记者陈宇昕主持,邀请到第四代专栏作者林艺君,第五代作者孙靖斐,以及《取火》IG美编陈敏怡分享关于创作、灵感、青春与成长的感悟。
孙靖斐:将情绪埋进“树洞”
“这一路专栏写作的旅程,我发现自己越写越诚实,越写越坦然,看待社会也会有不一样的角度”,林艺君在分享写作心声时说。她曾获新加坡金笔奖诗歌首奖,现任《新明日报》记者。
另一听众陈玮英(18岁)说,最触动她的部分是“真实自我”的写作观。“自己在写作时总会纠结写什么,如果写比较内心的秘密,会担心别人看到怎么想,因为顾忌不敢创作。”她用“发掘”一词形容字食族,“发掘自己,发掘社会,在探索自己的同时也在探索世界。写出来内容可以让和你有同样处境的人产生共鸣,也能让正在迷惑、迷茫中的人看到,觉得有一个答案或参考的例子。”
她的书写关于感情、旅行,抑或是一种情感宣泄。“生命中面对生离死别,不知怎样跟人分享,书写可以是很好的情绪疏解,写完后会看开一些,放下一些。”她把专栏写作的意义比作“树洞”,“像是去到一个不平常的空间,对树洞说了很多无法对外人道的话,讲完了盖起来。”
本地文学以不同形态传承创新
社媒时代,对于创作与文本的定义愈发多元。两年前《取火》IG正式上线,由一群热爱文字与设计的年轻人组成创意团队,从《字食族》稿库中精选好句段落,加入一些插画元素,做成图文设计。就读于国大中文系的陈敏怡分享美编心得,也在现场做了个小调查,了解年轻人的创意习惯。她请在进行文字创作,喜欢图像创作的人(手绘、电脑绘图),喜欢影像创作(抖音、小红书)的人依次举手,参与不同媒介创作的人数从文字到多媒体依次递加。
林艺君:文学是挖掘秘密
在生活中寻找秘密,可以具象到对人心的洞察,好的坏的,毫无保留。林艺君举例说,从小写作文都会写“扶老奶奶过马路”的故事,后来仔细想想发现这是件很吊诡的事。为什么扶老奶奶过马路就一定会被人看到呢?是否因为留意到有老师在旁边,为了营造好学生形象才去做这件事,希望得到老师称赞。与单纯扶老奶奶过马路的行为比起来,如果有了多一层基于人性的思考,人物形象就会更加立体、鲜明。这就需要创作者真实坦率地面对人性,面对自己的内心,“一直不断地向自己发问,也试着解答以看到更广的视角,这就是文学精彩的地方,我希望在创作中写出这些东西。”
林艺君说,从自己的记忆、欲望和渴望中,挖掘有关人性的秘密,“秘密的出口就是要看到一个浑浊不清的自己。”她将字食族比作“自蚀族”,“创作是侵蚀自己灵魂的过程。认识自己的过程是痛苦的,承认自己的邪恶是件不容易的事,每个人都会自私地希望我先好,世界再好。写作过程并非愉快或痛苦,我只在享受挖掘自己是个怎样的人。”
《联合早报》副刊编辑部团队和两名历届《字食族》专栏作者走进义安理工学院,后者分享创作历程:林艺君自比“自蚀族”,称创作是侵蚀灵魂的过程;孙靖斐则把专栏写作的意义比作“树洞”。
如果说文字是一面镜子,那么写作的过程,对写的人来说,就像在照镜子。即使在疾步前行的时代,仍有热爱创作的年轻人,共同思考着:在这个时代,我们为何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