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T作品超越时间地理限制
NFT其实跟区块链科技紧密相连。区块链(Blockchain)是一个分布式的共享账本和数据库,每个网络节点都能复制并储存一个数据库副本,一个节点故障或遭攻击,不会对整个网络造成任何影响。已确认的数据一旦被注册到区块链中,就几乎不可能被移除或修改。简单来说,区块链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全程留痕,可以追溯,集体维护,公开透明等特点。几乎任何有价值的东西都可在区块链网络上交易。
陈之财活到老学到老,坦言目前还在跟团队学习如何使用Discord社群聊天平台、Metamask以太币钱包、OpenSea NFT交易平台等。他本来对虚拟世界很害怕,因为自己不熟,又曾是受害者,但是团队的尽心和诚实态度让他卸下心防。
自称“科技白痴”的陈之财怎么会踏入NFT世界?61岁的他接受专访时说,其实早在两年前就有人找他合作推出NFT艺术品,不过他没答应。“我是一个很传统的人,不是投机者。我当时对NFT不了解,需要时间摸索和观察,一切要很理性和负责任,到了这把年纪不想哗众取宠。我认为NFT作品要符合我的理念——就是把艺术传承下去。”
他说,NFT交易刚起步,很多人在炒作是创作者无法控制的,但不代表产品不好。“我们不管价钱如何飙升,只在乎如何为拥护NFT的社群创造价值。工具好坏在于使用者,我可以用刀来切肉,也可以用它来做不应该做的事。通过NFT我授权你拥有我的画作,用行动支持画家。”
问陈之财如何看待NFT作品被炒作的“怪象”,他回答:“我们只是看到表面的报道。其实NFT后面还有一个社群支持,不是单单购买NFT而已。你可以开一家店卖东西,有各种炒作,但要不要买是对方的决定。既然有人买,就代表买家认同卖家的价值观,是双方自愿交易。”
什么是NFT?
NFT的英文全名是“Non-Fungible Token”,它是区块链存储的数码认证,每一个NFT拥有独一无二的标识信息,可以用来代表任何实体或虚拟物件如图像、录音、游戏项目、角色等。即使数码物件可以无限共享或在线观看,但NFT确保只有一方拥有原创品。概念跟买一幅名画相似——任何人可以购买名画的复制品,但只有一人拥有原画。
陈之财认为,NFT是分享作品的另一个渠道,“身为一个艺术创作者,当然希望更多人能拥有我的作品。例如我有中国朋友要买我的图书,到现在邮寄都还没收到。如果是NFT作品,他们可以超越时间和地理限制,拥有我的作品,我又不用去印刷出来,收取额外费用。”
NFT背后有社群支持
NFT(非同质化代币)这科技名词自去年起不断出现在多则艺术品大买卖的新闻,这股热潮至今还没退,在全球升温。本地前艺人陈之财最近也参与其中,上个月22日晚上22时22分,在一场特别的线上私人拍卖会上以15以太币(约6万新元)出售自己的NFT画作——编号22的《Eternal Collections:春》。他将把这笔钱全投入到接下来的NFT开发工作和平台。
一提起NFT艺术品,许多人难免会想到炒作现象。今年初一名样子普通的印度尼西亚大学生出售NFT自拍照竟狂赚100万美元(约136万新元)。本地网红赵雨晴(Irene Zhao)以自己美照加上简单文字制成NFT,成交量竟高达750万新元。
两年探索方踏入NFT领域
他觉得NFT对于收藏家而言也有好处:“例如毕加索的画只有一幅,多少人可以拥有?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如果是NFT作品,你也能成为这个艺术品的拥有者之一。实体画作有寿命,但NFT作品可以永久保存。”
对那些想参与NFT的艺术家,陈之财的忠告是:“他们要有基本认识。NFT表面和实际操作是完全两回事,看起来好像很简单,但需要技术支持,才可持续下去。现在NFT被炒得很热,大家要冷静思考,自我衡量,不要冲动凑热闹。”
本地前艺人陈之财上个月以约6万元的15以太币出售他的NFT画作,自称“科技白痴”的他,怎会跨界到他所不熟悉的NFT世界?他是怎么跟该业界的团队合作?
他说:“我一开始以为只是把NFT作品放上OpenSea就好。后来发现需要支持我的线上社群,大家有相同看法和共同信念。我也需要有人在Discord上介绍作品、策展和营销等。我还有一些后续责任,不是卖了作品后就算了,还要想如何帮买家增值,例如做一点公益或艺术活动,营造品牌。”
NFT有普及化的趋势,纽约上个月就推出了全球首台NFT贩卖机。买家只要用信用卡即可支付,印有二维码的纸盒会从机身吐出,供买家在网上兑换相等NFT画作,整个交易程序绕过电子钱包及加密货币,让不熟悉NFT的人也能轻松入门。
经过两年的探索,陈之财对NFT有了更多了解。通过友人介绍,他去年底认识了“Radiant Enclave”团队,决定跟他们合作推出自己的NFT作品。他以自己2013年创作的得奖长篇画作《活在当下,珍惜现在》作为蓝图,计划推出以“春”“夏”“秋”“冬”命名的四个NFT作品。据悉,《春》计划推出3000个NFT作品,画作相同,只不过编号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