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纪念匈牙利诗人裴多菲·山多尔(Petőfi Sándor)的高岗俯瞰Sighisoara城,无意间看见了“有眼睛的窗户”。11世纪,纷至沓来的德囯人引进这一建筑特色,“眼睛”置于屋宇的顶部,隐藏在眼眶里的眼珠,炯炯有神地俯视大地,成为游客津津乐道的风景线。

我赶抵Beirtan教堂时,它仍掩隐于晨雾中。相传它是夫妻离异前的必居之所,离异夫妻被安置在一间小房子,共用一套家具、餐具,在受限的环境中共存,双方相濡以沫,认识到彼此的重要,一周之后,都打消了离婚的意念。

清晨,我冒着严寒登高,走进Plesa村,山间教堂响起的钟声,白墙红瓦的民居,嚼食大地恩赐的羊群,为金灿灿的秋天带来静谧安详。

吸血鬼的发源地

探访村落

发源自德国西部黑林山、河长2850公里的多瑙河,东经奥地利、捷克、匈牙利、南斯拉夫、罗马尼亚、保加利亚、乌克兰等囯,在罗马尼亚境内的图尔恰(Tulcea)县,多瑙河分为基利亚(Chilia)河、苏利纳(Sulina)河和圣格奥尔基(Sfântu Gheorghe)河三条支流,注入黑海。它的众多水道,冲积出欧洲最大的湿地,占地4178平方公里的三角洲。

“有眼睛的窗户”建筑结构,11世纪由德囯人引进。(李选楼提供)

我常立于天台,呼吸新鲜空气,让肺泡和天空同享一片湛蓝,心情也变得分外晴朗。

我们探访了圣格奥尔基、莱泰亚(Letea)和米拉23(Mila 23)三个村子。

神奇的自然生态,纯朴的风土民情,变换的秋季色彩,辽阔优雅的牧场,以及防御性的教堂古堡,都令人耳目一新,在瑟瑟秋风中感受温暖。

一水之隔的乌克兰,还响着轰隆的炮声。这是疫情之后我的第一趟远行。我对这个地方永远充满好奇。

由于生产线赶不上现代化的步伐,人们仍在手工烧制陶瓷,铁匠烧铁,打制马蹄;马车拉草,载运货物,人工挤奶等传统的家庭作业;牧民将鲜牛奶分送给旅客品尝,热情令人感动。

超过百年历史的民居色彩缤纷,居民常以鲜花装饰窗门。(李选楼提供)

秋晨,多瑙河浓重的雾气,伴随着料峭的风,游戈于河面。鱼鹰立于树梢,耐心地等待即将亮相的第一线红光,自然界充满待发的魅力。浮动旅馆转入湖口,顷刻间,阳光从地面升起,光和影都是柔和的。正当我欢呼这烂漫的一日之始,眼前出现几只水鸟,叽叽喳喳叫几声,瞬间打破寂静。

人们的宗教意识强烈,教会也相对富裕。我们受邀到Biserica Stulpicani教堂,参与周末村里盛大的布道会,接受牧师分发面包礼品,和教友们共享教堂的午餐。

沃罗内茨修道院的壁画构图独特,色彩和谐。(李选楼提供)

罗马尼亚位于中欧,地处黑海西岸,与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匈牙利、乌克兰和摩尔多瓦接壤,人民多信奉东正教。历史上战乱频繁,二战后领土才得以重新划分。

在多瑙河与黑海的交接处踏浪时,船长兴致极高地透露了黑海的秘密:“它只有一个出口,靠着土耳其海峡与地中海沟通,朝夕现象并不明显。在250米下的水底,因囤集了大量的生物质,产生厌氧的腐化过程,释放毒硫化氢,不适合生物生存。多次鱼类的大批死亡是因为海水中硫化氢的上升交替而造成。

在罗马尼亚约1900万人口中,就有40%从事农耕畜牧,耕植小麦、玉米、油菜花和太阳花。也有从事手工业、旅游业、服务业、制造业……

布科维纳州(Bucovina)的秋意浓,山毛榉树正淡妆浓抹,在朝阳下红扑扑的,一阵风吹过,红叶扑簌簌地与大地亲昵起来。

只听得船长喊道:看,远处飞来了一队黑头鹅。

有五个清晨,我们舍弃舒适的晨眠登高,最终感染了Paltinu 和Miculi山谷中云彩的自由和秀色。它不背负任何伤感和拖沓,与秋风秋色的无间配合,不停地为山头的景色翻卷画页。那不是苏东坡《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中的意境吗?

听着听着,眼前水天一色,浩淼无垠的黑海,突地神圣得不可侵犯,令我心生畏惧。只有候鸟在河海的交接处,享受不同的水温,又仿佛因冬的将至,对秋有了依恋。

我还与学生们列队登上罗马尼亚最古老的遗址鲁佩亚城堡(Cetacea Rupea),就地实习,认识历史。1324年日耳曼人反抗匈牙利囯王查尔斯一世,囯王曾经躲进城堡。

浮动旅馆为多瑙河三角洲上的旅客带来温暖。(李选楼提供)

神奇的自然生态,细腻优雅的秋季色彩,粗犷辽阔的牧场,以及防御性的教堂古堡,都令人耳目一新。

每个周未,蒸汽火车载着村民往返于Moldovita CFF和Argel火车站。我想,这可是他们一周里合家欢庆的节日,火车的窗户,都“绘上”探头摆手的欢乐村民。与在街头游荡的牛相映成趣。在Argel,还有传统的嘉年华会和乐器表演,居民参与其盛,沉静的山村热闹起来。

芦苇是河上最惹眼的景观之一,它在水边、在洼地、在浮岛,一簇簇,一片片,犹如饱经风霜的长者,以坚毅的风骨,坦然面对瑟瑟的寒风。游人在它曼妙的神韵中,听取船长的解说:在冠病暴发之前,三角洲的旅游旺热,河上原有30家游船公司,目前投入服务的只剩下六家。接踵而至的俄乌战争,也使访客怯步。

村子大都有教堂式堡垒,隐匿在群山之中,它带有防御的特征。

从布科维纳州到特兰西瓦尼亚州(Transilvania),经历了八个小时的颠簸。当车子在黑暗中转入民宿,我困顿的脑子,仿佛闪现烛光和荒冢,还以为走进入了一个可怕的地域。

这里的牧场辽阔,我于晨昏常爬上周围的小山坡,目见牛羊,随着牧人的长鞭和呼喝,浩浩荡荡地在旷野上行军,体验着自然界的广袤、苍茫和静谧;那种豪迈和坚韧的游牧文化,总能撩起我的激情。

在罗马尼亚多瑙河三角洲上随着浮动旅馆lbis漂流,我还真担心某个沉眠的夜晩,在萧瑟的秋风里被浮岛推挤得不知去向,最糟的可能性是漂流到黑海去。

那段日子,我以水为陆,舟为车,游览于三条支流上,以了解自然界生态,观鸟乐为最大目的,在日出与日落里寻求浪漫。

它们一字排开,像是不愿辜负朝阳的热情,把宽阔的天际当成飞翔的表演舞台。船上的拍摄声咔嚓咔嚓地响起,仿佛乌克兰不停的枪声。

16天的罗马尼亚秋旅,是一次邂逅自然界的文化之旅。

浮岛是三角洲最大的奇观。它由黑土、腐化的树叶、漂流物汇聚而成。就像一个漂浮在水上的花园,岛上长满茂盛的植物,与陆地无异,但下面却是一片湖泊。浮岛在风浪中漂荡,不停地改变三角洲的自然面貌。

感觉到三角洲人烟稀少,广袤的土地上,只住着1万2000人。人们本着开荒的精神,在这里建起村落,繁衍后代;村里橡树丛生,民居烟窗高耸,鲜花装饰窗门,色彩缤纷。米拉23的码头上建有零星的商店,女学生身着民族服装,在街头载歌载舞,唱起民族歌曲《喀秋莎》。导游喜滋滋地带大家到家中去,享用木梨果(Quince)和自酿的苹果酒,让人深切感受到三角洲上悠然散淡的风情。

特兰西瓦尼亚是吸血鬼的发源地。吸血鬼文化吸引着痴迷的游人,到布朗城堡(Bran Castle)去一探究竟。据记载,它建于14世纪,本是防御工事,当时匈牙利囯王路易斯一世允许人们建城堡,抵御土耳其人,保护自己的领土。19世纪末,爱尔兰作家斯托克(Bram Stoker)撰写了一部著名的小说《德古拉》,故事就以这座城堡为背景,描写罗马尼亚历史上著名的人物德古拉伯爵。他在政治上的功绩斐然,但是手段苛酷,常用各种严刑峻法治理国家。1462年战死,年仅31岁,之后,他喜欢的酷刑广为传播,逐渐被妖魔化为“吸血鬼德古拉”。从此,不绝如缕的游客踏上层层石阶,以感受那一股阴森恐怖。

山区农民收成马铃薯,为过冬存粮,他们采撷庭院里的苹果,自制苹果醋,也酿萝卜酒。他们为牲禽制作水糟,备起草粮,山坡上的小屋是草粮的货仓。这种风景透着原始的美丽与人畜合作的深情,在秋风中令人感觉温暖。

我们带着美酒和面包,去探望80岁的Mitica老先生。年轻时,他曾在黑熊的追逐下逃生,家里陈列了多年猎取的麋鹿角,如今孩子们都在城市生活,只有他永无止境地留守山区,过着狩猎耕植的日子。88岁高龄的Geogoh老先生,仍然在牧场里健步如飞地拉草,并且高兴地告诉你“我有几头牛、几头羊”,牛羊是他的生命,是他奋斗的成果。

我们参观摩尔达维亚北部的建筑群,其中的沃罗内茨修道院(Voronet Monastery)于2017年被联合囯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在整个欧洲是独一无二的。绘制于15至16世纪,受沙俄拜占庭艺术直接影响的壁画,有系统地装饰着教堂的外墙,大多是基督受难和复活,以及奥斯曼帝国与波斯萨非王朝战争的相关内容。它构图独特,人物生动,色彩和谐地展现当时的文化和宗教景象。

鸟和动物的天堂

这里是“鸟和动物的天堂”。不计其数的湖泊和沼泽哺育着45种鱼类和来自亚、非、欧的300多种候鸟,有天鹅、金翅雀、江鹤、白顶鹅、白鹭、长尾猫头鹰,以及稀有的黑颈鸬鹚等。它们躲在芦草中,各自为乐,当舟楫出现,它们嗖地惊天而起,仿佛不认识新加坡的来客,争议着这是它们的天地。

三个凌晨的Paltinu登高,两个寒晨的Miculi攀爬,大家在面对恶劣天气和浓重雾气时不气馁,终于一睹云海的风采,让我体会耐心和毅力的内涵。

鬼堡在冠病疫情期间,门前冷落车马稀。(李选楼提供)

从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乘车到图尔恰港,作者以浮动旅馆船河之旅,开启罗马尼亚之旅。

“黑海汇集了四方河流的水,是世界上仅次于波罗的海,盐分最低的水域。它风浪多,灾难大,遇难的船只多。”

从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乘车五个小时抵达图尔恰港,上了浮动旅店,开始船河之旅。我在船上度过数个昼夜,在寒风凛冽的日子,它让我感受到温暖。

在餐桌上,乳酪、火腿、烤肉、马铃薯、番茄和甘榄,以及面包蘸醋是最地道的餐食,我在入乡随俗之时,味蕾最常怀念家乡的美食。

当我以急切的赏秋心境,踏入Sodova小村,茅草、松树、野果、曲径、远村、民舍,勾勒出欧式牧场的优雅情调,真是人在村中走,宛如画中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