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仪美日常的设计也会强调功能性和创新,每次做之前会想,这个物件能在生活中发挥什么用途。例如过年期间钩织的“福”字小挂饰,或是姓氏挂饰,放在家里都很喜庆。她也尝试不同质感的设计,例如从Tiffany & Co.的金属手镯找灵感,用日本进口的防水金线,做出金属质感手镯搭配珍珠,造型精致。
她们的定位并不是教学播客,而是开放式的话题讨论,例如“左撇子怎么做钩织”“在新加坡可以去哪里买毛线”“学习钩织前你要知道的十件事”等等;也把这门古老的技艺放在当下的场景去讨论,希望带出更深一层的思考。
最近一款黄色蜜蜂(TikTok Bee)在抖音上很火,不少人专程来学。林家伟说,平日来上课的,从8岁小学生到80岁阿嫲都有,他们也在乐龄中心开办课程。有阿嫲来学做给孙子,也有学生党来学做钩织娃娃挂在书包上。有白领丽人来消磨时间减压,也有文身男来学做给女朋友。
黄开慧从小喜欢做手工,10岁开始接触钩织。原本是打算做公仔来卖,后来想学做的人越来越多,索性开设手工班授艺。与其他类型的手工相比,钩织的技法更加复杂,花样繁多。对于初学者,一开始的挑战在于如何熟练使用钩针,毕竟“钩”的动作不是日常会用到的手法,加上各人动手能力参差不齐,需要花些时间适应找手感。钩织的过程有很多步骤,融合了不同的针法,稍不留神算错针数,就会影响整体造型,须要拆掉重做。
成一个可爱公仔。为方便创作,平时她手边都放着一个灵感笔记本,上面画着各种公仔形状的草图,想到就先画下来,然后慢慢动手摸索正确的比例。
从传统演变而来,新潮钩织技艺最终的落脚处回归到创意。打破材料运用的常规,广泛尝试,带来更多可能性。通过现代科技平台的传播推广,让钩针编织这一古老的手工艺,在历久弥新中焕发着新的色彩。
二来疫情期间做手工的风潮正盛,“我是从两年前疫情开始时学的,忽然发现周围有好多朋友都在学,自己也有兴趣做做看。我妈妈早年间也学过一点,家里有现成的工具和之前留下的毛线,可以直接用。”辻美学说:“做钩织可以很好地帮助我减轻压力,让自己沉浸下来。有一次连续做了三天都不觉得累,反倒内心很平静,做完很有成就感。”
钩针编织(Crochet,或简称钩织)作为一种复古手工艺,印象中是阿嫲年代喜欢做的小物件。在时尚潮流的影响下,近两年钩织技艺在本地又见回潮,很受年轻一代喜欢,他们通过开设工作坊传授技艺,售卖钩织玩具、工艺品,也有借助社交媒体、播客节目等推广钩织技艺。
去年东京奥运会期间,英国跳水冠军汤姆·戴利(Tom Daley)被拍到在看台边观战边打毛衣的样子,他还通过社媒展示给金牌钩织的保护袋,十分逗趣,也让钩织技艺走入大众视野。在刚刚过去的北京冬奥会上,颁奖花束是用非遗技术海派绒线编结技艺钩织成的,既保留了奥运颁奖仪式中花束的形制,又践行了节俭、可持续的理念,可永久保存,成为“永不凋谢的奥运之花”。
近两年钩织技艺又见回潮,很受年轻一代喜欢,他们开设工作坊传授技艺,打破材料运用的常规,广泛尝试,带来更多可能性。
在黄开慧工作室看到的钩织品是时下最新潮的表达,能做玩具、包包、衣服等,品类很多。早期人们对于钩织的认识相对单一,以蕾丝为主。这门古老的手工艺可追溯到19世纪的欧洲,爱尔兰蕾丝钩织是家庭手工业兴旺时期的重要推手。随着中产阶级兴起,对于精美织物的需求提升,也成为钩织品的主要消费群体,还曾一度因为普及化量产,产生了廉价的隐忧。好在维多利亚女王时期,爱尔兰蕾丝编织法传到法国,花样图案变得更丰富,维多利亚时期的蕾丝作品,也成为艺术品备受藏家喜爱。
辻美学认为这股风潮正流行,一来是受到欧美潮流的影响,当人们在T台上看到更多钩织而成的单品,或在Zara、H&M快时尚店看到钩织元素融入日常服装,自然会想要尝试。也有明星如哈利·斯泰尔斯(Harry Styles)等在公共场合穿着钩织服装,让这门古老技艺再度回潮。
钩织发展今夕大不同
钩织作为一门古老的技艺,发展至今风格一直不断变化,从最初的蕾丝到阿嫲时期的传统风格,再到如今做娃娃、饰品新一波流行的钩织,究竟是什么主导着风格的改变?
她边说边向记者演示一种基本针法,起针后快速穿过一排线圈绕线、引线、钩锁形成一个完美的闭环,一个所谓的“结”就做好了,手法十分娴熟。一系列动作比想象中要复杂,并不是一个动作打一个结,而是要一连串动作才能完成一个步骤。要聚精会神地做,边做边数,保证每行数字正确才能做出完美比例的成品。
工作室的书架上摆放着中、英、日文三种语言的钩织说明手册,呈现方式很特别,有看图和看字两种。通常日本的钩织书以图为主,每个步骤用特殊符号标出,代表长针、短针、加针、减针,一个洞眼两个短针等等。英文书多以文字叙述为主,简明扼要写出每一行如何走针。黄开慧自己也设计了一本钩针手册,字述写成,跟着步骤做出来就能完
林家伟认为,最大的不同在于毛线的使用,从蕾丝时代只用白色棉线,到如今各种材质的线都可以拿来钩。他们积极尝试引进各国不同类型的线,堆满了工作室一整面墙:有日本竹线,从西班牙进口的雪尼尔线(chenille yarn,又称绳绒线),后者原本是在冷天御寒做被褥,现在拿来做成娃娃,手感松软,十分受欢迎。用在韩国代工厂做的掺用银丝的线做钱包,带些亮闪的质感女生很喜欢。也有在本地寻找自家染色的线,做成背心有点天然扎染的效果。
选择多创意更多
钩织作为一种纯手工技艺,难得之处在于虽然现代机械化如此发达,至今还无法替代钩织技术,必须是人工亲手完成。随着时代需求的改变,钩织在西方越发普及化且兼具实用性,人们用更粗的线钩围巾、毯子等御寒保暖。社交媒体视觉时代的呈现,也让古法技艺焕发新生,年轻人喜欢在IG上晒出五颜六色的织品,抓人眼球。
钩织公仔掀起手工热
黄开慧(32岁)和林家伟(36岁)在牛车水一带,史密斯街店屋的二楼开了家工作室Tiny Rabbit Hole。一进门,展示台上陈列着琳琅满目的钩织娃娃,都是他们亲手制作,造型软萌可爱。除了各种色彩鲜艳的卡通人偶,还有时下流行的公仔造型,如《鱿鱼游戏》里的红衣人,防弹少年团BT21的公仔等等。
林家伟说:“通过探索新材料,也希望打破定式,跳出框框做不一样的尝试。以前大家都是跟着图例做,被框起来无法举一反三,某一种线只能做某一种特定的用途。我们就敢敢尝试,用做衣服的线做娃娃,做娃娃的线做包包,自由发挥尝试不同的东西,做出的效果和风格也就不同。”
Crooked Crochet创办人秦仪美和黄慧铃以家为工作室,平日里除了教手工课,还通过制作播客节目(podcast)推广钩织技艺。秦仪美说,自己平时就很爱听播客,因为做钩织时要专心,不能看电视玩手机,习惯了一边做手工一边听。有天突发奇想,她去找专门介绍钩织的频道,发现在做的人不多,干脆拉着同伴一起探索新媒介。
秦仪美认为:“过去能够做的图案和纹样比较有限,主要看到的还是以蕾丝为主。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毛线也很贵,无法广泛尝试。那时整个行业还也不太发达,现在随着更多人加入,又能够通过网络集思广益,想出的纹路和样式也更多,更加摩登的感觉。”
三女生业余钩织创业
以播客推广钩织
播客系列目前已经做了40多集,出乎意料地吸引来自世界各地听众,包括欧美、澳大利亚、俄罗斯、中国等。通过与各地发烧友的交流,秦仪美发现:“钩织技艺的发展在欧美地区已经很成熟,形成一定规模的社群,相比之下新加坡入场比较晚,新式钩织这一两年才慢慢多起来。好处就在于当我们开始接触时,就有比较多的资源可以用,有很多渠道可以了解。”
花艺师辻(shí)美学(25岁),业余时间同两名好友一起经营手工艺品牌Peachier Studios。三人都是学时尚设计出身,钩织将她们再次聚在一起,以爱好创业。她们发挥创意,想到将一半织布,一半钩织相结合拼接成渔夫帽,在网上售卖很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