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多下来,尼可的线上平台观赏植物的追随者已超过一万个,另一盆栽平台也有3000多个追随者。
另一方面,跟世界农场等面对租约到期的园圃不少,靠近高文地铁站的六家花圃,前年10月底必须全部搬迁,现在只留下一片翠绿空地。
面对年底租约到期的搬迁问题,他说,希望政府能多宽限一些时日,因为现在已找到双溪登雅(Sungei Tengah)的新地段,但是需要时间筹建,单单建筑费已需要三四百万元,而且租期采用“3+3+3”九年的契约,政府随时可以提高租金或其他要求,这对本地园圃的经营和前景带来压力。
作为本地规模颇大的连锁花店,远东花卉行销与宣传董事石锦玮受访时指出,去年疫情暴发时,公司面对前所未有的冲击,在4月至8月的阻断措施期间,整体业务严重受挫,一切仿佛戛然而止。
盆栽艺术受年轻人青睐
其中一个花圃的业者指出,在这里营业至少30年,搬离这里,心里难以接受。据建屋局透露,这六家花圃在上世纪80年代获得当局颁发的临时占地执照,直到土地被征用,作为重新发展用途。
除了本地采购,她也在国外买进盆栽。只要相中,一盆千多元的盆栽,运费就要500元,不过她认为物有所值。
他说:“网上选购花卉盆栽可能面对各种问题,像你所碰到的情况,可以事先要求卖家拍视频,说明正确尺寸,至少能掌握更多信息,那么收到货时就更有把握了。”
除了门市零售外,林海也根据顾客需要或经济状况,制作精美花束或花篮。“我们也做新娘手花,简单或复杂的都可以,完全根据新人的口味而设计。”通常,她会提早一天做好新娘手花,新人多选择在结婚注册或婚礼当天来领取。价格在100元以内,相当经济实惠。
在榜鹅大牌168湿巴刹经营花摊的林海说,在这里经营已10年,这是榜鹅一带几十座组屋的唯一湿巴刹,刚好在轻轨旁,人流量相当固定。她强调说:“我们卖的是方便,让上巴刹的居民,也能顺手买点花,不必一个功夫跑去花店或园圃选购。”
平日生意淡季时,收费大概几十元,农历初一、十五或过年过节等,生意可达三五百元,周末和星期天的业绩会好一些。不忙的时候,自己看档口,顾客多时,老公会来帮忙。
他说:“例如胡姬花严重脱叶烂叶,我们通过打药,施肥,住院两个月,一般可以重新活过来,健康成长,而收费只是象征式的10元。
受冠病疫情危机笼罩,本地园圃跟其他行业一样,面对无可避免的冲击,有些甚至结业收场。
植物酒店的服务,是帮助外出工作或旅游的植物主人看顾植物,来回载送,收费80元,植物可在园圃寄放10天至14天。吴振宝说:“这个概念还很新,但是总好过你出门一两个星期后,回家时所有的植物都奄奄一息。”
大型园圃关闭
市场上,是否也有专门转售造型盆栽的卖家?
他说:“现在,本地园圃面对的另一挑战,是线上销售的门槛很低,很多人可以跟本地批发商拿货,通过虾皮和Lazada等网购平台卖货,虽然有者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多少也带来竞争。”
作为绿化从业者,吴振宝很重视植物的生命,爱惜植物,他经常向顾客灌输这个思想。
另两个从事网络带货平台工作的杨逸君和谢昀里(同43岁),同为小学同学,去年5月联手创立兴兄弟(Hengbros)公司,最初是线上直播销售家用和电器产品,后来也卖榴梿,近一年开始帮园圃和花店带货卖观赏植物。
大家每每经过位于金文泰路的新加坡管理学院(SIM)时,都会留意到隔邻一块正在施工的偌大空地,外头砌起的墙板,大大的“Sprouting”(发芽)字体,那将成为远东花卉的最新坐标。石锦玮说,目前仍不便透露太多有关信息,不过这肯定是让爱花人士引颈长盼的项目,这将结合许多先进而科技化的购物体验。
他说,全世界都有爱花人,赏花是一种文化,造型盆栽艺术历久不衰。它不像科技日新月异,造型盆栽需要时间精心培植,年日愈久,魅力愈大。
杨逸君说:“一般的网上平台,货物出门,概不退换。我们的顾客对购买的观赏植物有任何不满,我们可以转告商家,看看能给予怎样的补救或替换,而不是钱收了,之后什么都不关我的事。”
他说:“园艺新手喜欢提出很多疑问,我们在线上回答,吸引顾客到农场里来选购花卉植物。”
二手盆栽市场经营有道
吴溪水的弟弟吴振宝是伟利花园销售部经理(49岁),他说,这里也设有植物医院,也有植物酒店,顾客随时可以把生病或有问题的观赏植物带来,让我们诊病养病,康复后再回家跟主人团聚。
贵族品种有需求
他说,现在玩赏盆栽的人逐渐多起来,尤其受高教育的年轻人喜爱,这跟盆栽网站越来越多不无关系。越精致的造型盆栽,越容易卖出,因为盆栽爱好者对好作品的欣赏度很高,而且经济能力好,舍得花大钱购买。
疫情改变了不少生活方式,城市农夫突增,喜爱拈花惹草的绿手指横空出世,让本地园圃业、精品植物店在危机四伏的经营环境看到生机。受访的业者告诉《联合早报》,线上销售平台在疫下开拓新客源,也看到消费者好问好学,须提供养殖花草专业知识解答各种疑问。也有业者开拓植物医院、植物酒店服务,吸引视精品植物如宠物般宝贝的客人。
他受访时说,家里前院刚好有一块小园地,一路来都种植果树、观赏植物和盆栽。“疫情期间,看到很多人上网卖东西,货物包罗万有,也看到一些卖植物的,这引起我的兴趣,因此也跟着尝试。”
黄再贤说:“同样的,本地人也喜欢养多肉植物,我从淘宝大量买进,成本非常低,然后用小盆种植装饰,相当有赚头。”
本地大型农场式园圃,如历史悠久的世界农场、华园、伟利花园和连锁花店远东花卉等,在各种观赏植物网站和带货平台应运而生的情况下,如何逆流而上,闯出另一片天地?小型花店如湿巴刹的花摊和二手盆栽市场,如何变奏而营利?
他留意现在大家喜欢栽种的观赏植物,然后从大型园圃购买,例如较罕见的合果芋(syngonium),粉红的,绿白相间的,价格相当昂贵,一盆数十元,这种茎节具气生根的攀附植物容易生长,他在自家院子栽种,然后分成不同的小盆转卖,由于价格比园圃低,因此反应很好。
但是,他也碰过有钱而斤斤计较的顾客,一再找借口削价,不过君子有成人之美,他最后还是割爱出售。
园圃农业,需要靠家族帮忙,他们六兄弟姐妹一起打点各自不同的业务范围,很难依靠外劳。吴溪水的八旬父母也每天到农场帮头帮尾,这是凝聚家族生意和关系的最佳方式。
专售精致盆栽的本地盆栽大师莫壮廷受访时说,本地大型园圃农场有售卖造型盆栽,价格较大众化,但是气派有余,精致不足,一些人会选购后自行重新设计装饰,再转售求个好价。
蔡钦华说:“一些在邻里花店和巴刹花摊的经营者,都会在第一时间到来扫货,因此一般消费者如果手脚慢一些,很多好货都会被挑走。”
远东花卉一株蔓绿绒,售价2999元。另一家坐落于汤申路的Candy Floriculture,去年中更以令人咋舌的4万元天价,卖出一盆罕有的蔓绿绒“spiritus sancti”,印证酒香不怕巷子深。
就如蔡钦华所说,搬迁花圃非易事。高文园圃业主必须物色到足够空间来放置转移的花卉植物,还得清空复原土地的费用,加上投标及打造新花圃的费用,动辄百万,还不包括基本建设如建造排水系统、装修和昂贵租金等,现在的租约仅介于3至9年,前路未明,加上业主都已步入花甲之年,要重新出发更是举步维艰。
疫情影响此消彼长
我向来喜欢种植盆栽和观赏植物,上个月首次尝试通过本地网上平台,选购了一个小型盆栽,整体经验是挺好的。
现在疫情大家减少出门,因此上网买花卉,又可送上门,人们挺喜欢这样的买花方式。
他说,去年的盆栽价格较高;这一年下来,网络销售盆栽的卖家增加,面对各种竞争,他的盆栽价格几乎减半,以迎合大众市场。
他说:“冠病疫情对我们销售花枝生意的影响不大,因为平日很多时候人们都需要用到花,例如宗教祭拜用途、花束、摆设等。”另外,农场也开放给顾客,尤其是周六周日,都有爱花人士上门买花和观赏植物。
网上平台推销更广
期间,国家公园局推广的居家栽种活动,很多人开始在家里种花种菜。去年年底疫情稍微放宽后,远东花卉业务顺势而上,营业额比前年激增10%至20%。
人不跟着时代变化,容易被淘汰。经营观赏植物也一样,他鼓励人们把生病的植物带来,这里的环境肯定比一般住家适合休养。
陈惠芝非常喜欢大自然的参天大树,因此选择盆栽造型,都以这个为目标,家里收藏的盆栽,几乎没有一棵不属于这类造型。这类盆栽需要50年,甚至100年才能打造完成,因此具有转售价值。
莫壮廷卖的是盆栽艺术。很多人因为自己上网卖不出,才把盆栽折旧卖给他,因此他欣然接受。他向记者展示一棵原盆栽主人折旧退还给他的寿娘子盆景,通过他鬼斧神工般的技艺,变身为一棵“文人式博兰”的盆栽。当然,转卖价将大大提高。
林海指出,一枝花零售价几毛钱,利润非常低,平时若买花人少,她会提供手花、插花等服务,以应付情人节和母亲节等节日的需求。
吴溪水透露,由于有自家栽种的植物花卉,他的两个弟弟也分别在后港和淡滨尼邻里中心开设花店,人流量多,生意经营得有声有色。因为货源自家供应,避免中间人分成,零售价更优惠,让消费者获利。
“我们发现许多顾客选购的植物,都不适合自己家里的居住环境。很多人养不活多肉植物,拿来这里抢救。我们养得又肥又大,顾客放了半年都不要取回,说放这里更理想,他们想看再来。”
在全岛各个组屋区湿巴刹,都会看到大小不一的花摊。有些专卖观赏花卉盆栽,有些以花枝花束为主。
当时,许多网站纷纷成立,人们对观赏植物的知识似乎一夜之间丰富起来,很多顾客钟爱龟背芋属(monstera)和蔓绿绒(philodendron),这些曾被认为是室内盆栽观叶植物的贵族品种的植物,价格比一般观赏花卉昂贵,但是仍有需求。
世界农场提供一站式服务,薄利多销,观赏植物和盆栽等种类超过上千种类,园艺产品一应俱全,包括形形色色及不同容量的花盆,还有铲子、喷洒器,搭建藤架的木条及竹子,以及不同用途的园艺土和种植媒介等等,在本地园圃可说绝无仅有。
世界农场董事经理蔡钦华受访时说,去年,在居家办公和学习期间,国家公园局免费发出菜苗种子给有兴趣的家庭,在线上引起很大的回响,许多人一夜间变成城市农夫,对栽种植物兴致勃勃。栽种需要园艺用品和泥土,因此也看到更多首次踏足园圃的新鲜人,尤其是年轻夫妇和年长人士。
“生意走到今天,如果不做线上业务,难以为继。另外,我们也提供花枝货源给本地40多家昇菘超市,业务多元化。”
他说:“我们这里聘有两名农学家,能够为顾客解答有关栽种的问题,这也是服务的优势之一。”
说起本地种植胡姬花起家的园圃农场,不得不提起坐落在实里达西农场(Seletar West Farmway)一带、占地2.4公顷的伟利花园,经营胡姬花种植业已37年。
以本地门市生意来说,世界农场可说数一数二。平日顾客不少,周六和星期天更见人潮。蔡钦华指出,这里地方大,人手不足,经常出现顾客顺手牵“花”的情况。他说:“曾有人明目张胆地推着手推车,把很多盆植物推到自己的车子卸货,最后让我们的员工发现,对方竟然跪在大路要求饶。”这类戏剧化情节,经常在农场上演。
他指出,这是疫情期间冒起的玩意,不晓得疫情回稳、生活如常后,这股线上卖货风潮是否会消停。但是,因着兴趣,他会继续走下去,如果能赚点钱,那是额外花红。
过去,吴溪水曾考虑在外头经营连锁花摊生意,三四年前,最高峰期开设七个档口,后来因为员工问题,最后只好收档。他说:“当初,我的想法是批发给人卖,倒不如自己经营,但是这属于实验性质,实际证明靠员工维持店面不易。”
花,凋零有时,绽放有时。时刻,都有赏花人。
以前,他对观赏植物如仙人掌和多肉植物等都混淆不清,一些蕨类植物的种类繁多,花卉如玫瑰也分普通和迷你众多种类,再加上泥土和肥料等等,这些都是需要时间学习与了解。如果没做观赏植物直播,他永远不可能掌握这些知识。
这类线上直播带货平台,在疫情期间如雨后春笋般创立,也包括这一两年盛行的植物购物网站。个体户尼可苏(Niko Soe,29岁)去年2月也创立网上花卉与盆栽平台“Sindo”,一个销售一般观赏植物,一个转售盆栽。
蔡钦华的小儿子蔡泽勤(30岁)负责经营线上业务。蔡泽勤指出,两三年前设立面簿专页,这一年多来较活跃,追随者激增至两万个,彼此分享养花种植心得,在社交媒体上的园艺团体里引起关注,每天的交流非常活跃,带动不少业绩。去年2月和年底,分别开通电商平台Lazada和虾皮(Shopee),销售园艺用品和泥土肥料和杀虫剂等线上促销。
曾去过世界农场的读者都知道,每逢周三,当载满全新观赏植物的货柜一到,农场的整条走道挤满人,大家希望在第一时间挑选最好的花卉。周六和星期天的人潮更是络绎不绝,车龙绵延,客流量宛如超市选购特价品一般。这种情况在去年阻断措施6月结束而逐步解封后,尤其明显。
陈惠芝指出,买盆栽也是买快乐,世界很多东西都可以割舍。她说:“有时候,我看到一些人对我的盆栽很喜爱,但是无法支付我所开出的售价,我会舍得割爱,让对方得到这份快乐。”
线上业务生机蓬勃
再来是盆栽需要花一点心思设计。他从园圃农场购买普通的盆栽如水梅、人参榕和六月雪等,换上有质感的盆,重新修剪,做造型,再加点岩石等造景,每盆利润翻三五倍。不过,修剪和设计盆栽造型不是任何人做得到,需要掌握美感与修剪技术。
装饰小盆种植利润可观
原本,尼可收集的盆栽约500棵,最后通过本地电商平台Carousell卖出数百盆栽,现在剩约100棵。他说:“这不关乎利益多寡,而是通过这个平台,与其他同好分享经验与心得,希望这个群体逐渐扩大,更多人喜欢种植。”
石锦玮指出,远东花卉开业已56年,目前在全岛拥有五个分店,应付不同消费群众的需求。对于行业前景,远东花卉抱持着乐观态度。
然而,市场需求不减并没有改变本地园圃业长期面对的经营挑战。大型农场式花圃仍面对没有长久经营地,一旦租约到期动辄花费数百万元的迁徙与建设费用,经营前景不明朗的生存挑战。反观网上带货,向外地进口盆栽、观赏植物的新型业者似乎开创了新的商机。
杨逸君说,一般上,购物满50元或80元,可享有免费送货上门服务。不过,在特殊情况底下,他和合作伙伴谢昀里也愿意在下线后,顺路帮忙送一些小型花卉盆栽给铁粉买家。
然而,对于花卉和园艺前景,蔡钦华认为新加坡是花园城市,政府鼓励打造城市花园,因此这个行业看似夕阳行业,却依旧保有灿烂彩霞。
创办人吴溪水受访时说,目前的业务一半为种植胡姬花,另一半批发花枝花束给本地园圃、花店和花摊等等。他说:“为顺应趋势,必须销售小盆栽,迎合市场需求。以前,胡姬花出口到美国等地,现在数量大大减少。现在出口业务维持20%至30%。
她说:“只要我看到一点不顺眼的地方,就会想办法把它脱售,不能够留在我家。有时候,我以低于当初买价一半或更多的价格转卖给盆栽老行家。每次,我的朋友知道后,都说为何不卖给他们。”
喜爱造型盆栽的人,一般不会太计较价格多寡,最重要的是造型设计和意境能产生共鸣感。不过,造型盆栽需要个人的审美观,配合栽种技术,才能让盆栽散发艺术之美。
伟利花园单单靠以农场的胡姬花卉等业务,每个月营业额一两万元左右。
首先,从网站众多盆栽中挑选一棵日本微型樱花科属盆栽(连盆土),看中后必须手脚快,先预留,否则很容易被其他买家抢先一步。之后,跟卖家在面簿讨价还价,最后以低于标价20%的价格拍板成交。
吴溪水说,在外人来看,花卉市场感觉是日落黄昏的事业,但是他们沉浸在这行几十年,知道它仍有很大的拓展空间。
千里寻香 在花摊
他说:“这算是无巧不成书,我两年前已开始筹办这家公司,网上平台推出后得到很好的回响。”过去,很多人都认为盆栽价格偏高,无法负担。他跟印度尼西亚的不同园圃和盆栽设计师合作,把价格优惠的盆栽引进本地。之前,他已跟这些卖家会过面,确保他们属于正当的卖家,避免出现网络诈骗个案。目前,他的公司跟300多名印尼卖家合作,提供优惠观赏植物和盆栽给本地顾客。
兼职美术教师黄再贤(53岁)是一名具有商业头脑的盆栽爱好者,过去一年多,在虾皮和Carousell等电商平台和面簿的植物同好群组转售亲手培植的观赏植物和盆栽,他觉得利润还是相当可观的。
虽然转卖不一定为了牟利,但是转卖盆栽赚到钱的例子还是不少的,一棵好盆栽,转售价可以赚上500元左右。过去,她买卖这类精致盆栽超过60盆,而以旧换新的数量,这10年来也有数十盆。她说:“我喜欢观赏不同完美的盆栽,尤其是强迫症发作的期间,我每次都会鸡蛋里挑骨头,找到卖掉家里盆栽的借口,哈哈哈。”
通过网络支付款额后,等着卖家把盆栽从印度尼西亚运到新加坡。大概两个星期后,一个用木板保护包裹的盆栽顺利送到家里,打开后,完好无损。只是体积比想象中小些,有少许失望,其他服务至少四颗半星。
历史悠久的世界农场,由具有40历史的华园贸易私人有限公司管理,两个园圃占地总面积2.4公顷。世界农场客户以本地花店、花摊和一般消费群众为主,华园业务以政府大型项目和批发为主。观赏花卉和造景植物多进口自马来西亚金马仑、麻坡和中国等地。蔡钦华说,这一年多来,零售增加10至20%,但是大型的项目如圣淘沙、机场等的造景业务等几乎停滞不前,这是时局对新加坡园圃的整体影响。
收集盆栽已十多年的陈惠芝(40多岁,家庭主妇),患有强迫症,因此对盆栽特别挑剔,只喜欢“大树型”的精致盆栽,树干粗壮,盘根如八爪鱼一般,这类盆栽最合她的胃口,每棵动辄数千元。
线上平台提供便利服务
话语正落,一个员工上来通报,说刚才又有人载走不少盆栽,闭路电视拍不到车牌,让对方侥幸逃之夭夭。蔡钦华只有摇头叹息。
开拓多元服务:植物酒店
莫壮廷说:“我的一些顾客买了盆栽几年后,都拿回来让我帮忙修剪,改换造型,或觉得自己培养得不好,干脆折价退还给我,然后跟我另买新的一棵盆栽。基于对盆栽的爱好,我都照单全收,自己再给它们改头换面,赋予新生命,重新以高价卖出,这笔账还是划算的。”
目前,蔡钦华也是新加坡花商公会荣誉赞助人。他说,国家公园局自2018年1月接管本地园景业后,重新规划园圃用地,约20个园圃租约在接下来五年到期后确定不获续约,业者必须竞标新地皮才能继续营业。
他说:“我们卖植物,会先跟顾客了解他们居住环境的光线,通风情况等,再建议他们栽种哪类型的观赏植物。”很多人说自己没有“绿手指”,其实种植是很科学化的,只要先充分了解,谁都能把植物种好种美。
石锦玮说,全球对观赏植物的需求量很庞大,尤其是美国,很多花卉培植农场都把产品优先供应给美国,因此导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供应量紧张,价格也更高,但是顾客仍愿意支付。目前,远东花卉货源多来自中国和欧洲,但是船运期不准,运输费也起三倍,是花圃面对的最大挑战。一旦延误抵达,除了观赏植物可能受损,另外是可能错过重要节日,影响销路。
杨逸君也是业余健身教练,喜欢打赤膊线上带货,吸引不少女粉丝的拥护,卖花卉更是事半功倍。他说:“很多人天生喜欢植物,这个线上带货绝对可行。一些园圃朋友也联系我们帮忙带货,从中我们学习不少栽种的知识。线上朋友有任何疑问,我们可以第一时间向现场的园圃或花店负责人寻求解答。这是在现场园圃选购花卉时所享受不到的方便。又不必晒太阳,在镜头前可以把观赏植物看得一清二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