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华族文化中心创意箱
●“物语之雕塑与摄影中的物质性”展览
新加坡雕塑学会为庆祝创办20周年举办纪念展“物语:当代雕塑展2021”,费时一年,根据不同的主题,在四个场地前后举行半年,在当代艺术语境下,探索雕塑或三维(3D)艺术的各种形态。本地艺术家如何通过雕塑与物件及物质性的探讨,与摄影、空间场地之间的关系,从其展演性质,开拓出雕塑形态的更多可能性,把握住创作的话语权?
文化中心展出一年的公共艺术
疫情下的数码世界是去物质化,还是再物质化?去年毕业的洪雪宁说,世界被电子游戏改变了,人们的专注力少了,其互动性装置将电子游戏物化,将鼠标变成老鼠,虚实混淆。在她特意学习编写的电脑游戏里,其实是捉不到老鼠的。王思慧的作品结合石头雕塑和数码的3D打印技术,分解重现创作的过程。黄仁敏认为人的记忆都在物品上,其装置用塑胶纸印出25件物品的模型,包括外公的假牙、去世的宠物犬骨头、他人离婚的戒指。
在南洋艺术学院的展览“物语之物件与物质”注重雕塑物质性的探讨,除了35件成名与新晋雕塑家的作品,还有六名南艺毕业生在学者陈燕平和雕塑家杨子强督导下,作研究写论文并摸索实践,历时一年的作品。
展出一年的公共艺术共有12件,包括私人藏家Teng Collection的5件,亮点是文化中心入口处附近设置已故艺术家黃荣庭2.24米高的雕塑“Torso to Face”,还有韩少芙的作品等。以文化中心室内的创意箱为场地的八九件小型创作(包括具象、抽象,陶瓷与玻璃)出自年轻一代之手。这些作品材质属于暂时性,与公共艺术纪念碑式风格采用的永久性材质对话。
1991年,在国家博物馆画廊举办的“新加坡的雕塑”(Sculpture in Singapore)展览是本地历来最大型的雕塑展,由美术史学者沙峇巴地(T.K. Sabapathy)客卿策展,呈现15年来超过170件作品。
Objectifs Chapel展厅(155 Middle Road S188977)
杨子强将刚出版的新书《模糊时尚——杨子强作品》(Vague Vogue)当做雕塑,在书房里选了50本与他相关的书籍,用木头柜架将之框起,形成可以移动的书架,新书摆列展出。
在当时,刚崛起的当代艺术概念尚不清晰,雕塑展涵盖了当代装置、现成品等。除了成名雕塑家,也展出雕塑系年轻学生如林序毅、杨子强等人作品。配合展览出版的展册回溯本地自1976年以来的雕塑发展历程。
南艺策划与项目处主任(特别项目)辛晓昶说,这些作品说明了人类与生俱来与物的关系是不会断裂的,从当代的角度赋予不一样的概念。年轻一代并不是不懂数码世界,而是选择回到人类原始的状态。疫情期间,人们对手作与手工艺的兴趣高涨。而在当代艺术领域,近十年有更多关于物质回归的探讨,以及手作艺术实践的趋势。
南洋艺术学院林学大展厅(80 Bencoolen St S189655)
爱丁堡艺术学院当代艺术与艺术理论硕士,正在台湾国立艺术大学修读博士的陈燕平说:“当代概念艺术在1960年代提出‘去物质化’的观点,认为作品不重要,概念才重要。雕塑的定义趋向模糊化,富争议性。今天,艺术创作去物质化的现象并没出现,艺术无法逃离物质的接触。那么,物质的驱动如何引发观者的情感?什么才是物质独有的面向?现阶段,我们对当代艺术与雕塑的分界还很模糊,不是说谈做雕塑,就不能进入当代艺术领域。”
面向明古连街的橱窗360度展览视频衔接:bit.ly/2VhrCqI
30年后,新加坡雕塑学会为庆祝创办20周年举办纪念展“物语:当代雕塑展2021”,是具野心,规模很大的雕塑展,费时一年,根据不同的主题,在四个场地前后举行半年,探索当代艺术语境下雕塑或三维(3D)艺术的各种形态。
限地制作的雕塑
“物语之雕塑与摄影中的物质性”展览呈现20件作品。陈燕平参展作品利用档案照片做成立体艺术,构成过去的影像是虚假的,回忆却是真实的。雕塑家麦毓权展出雕塑装置的照片记录。高龄91岁的黄光彩展出的留法训练的油画与其木雕作品相关。
“物语:当代雕塑之姿态展演”与滨海艺术中心联合策展,邀请8位当代艺术家(包括易赞·拉曼Ezzam Rahman、陈赛华灌、王若冰、林序毅、廖光炎、李鸿辉)呈现新作,着重于物质的展演性与姿态,作品比较具有社会议题性与装置性,与公众互动。
●“物语:当代雕塑之姿态展演”
大展总策展人陈燕平(50岁)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说,雕塑展是对1991年展览的回应与对话,除了邀回当年参展,仍然活跃的雕塑家呈现新作,包括雕塑学会会员及非会员,也希望带动年轻一代对雕塑的兴趣。
9月2日至9月12日
大展总协调杨子强(51岁)指出,新加坡雕塑系学生室外雕塑学习经验贫乏,创作大型雕塑机会不多,加上工作室空间的局限构成学习阻碍,而“物语”雕塑展能让他们看到雕塑还有那么多的可能性,还能继续创作,有发展的未来。
滨海艺术中心Jendela展厅
8月第四周至2022年7月15日
8月5日至8月15日
在新加坡华族文化中心的“物语之据点”展览以限地制作为主题,雕塑配合建筑或空间而创作。雕塑是占据空间的艺术,限地制作艺术在1960年代冒出,是对艺术品局限在博物馆展出的一种回应。
9月10日至2022年1月2日
雕塑学会由雕塑家韩少芙与一群同仁在2001年创办,致力于培育公众对雕塑这个艺术形式的鉴赏力。学会会员超过百人,包括成名与新晋雕塑家。学会在雕塑广场创办,并以它为活动基地至2004年。而今,雕塑广场已变身为主要展出摄影与影像的Objectifs。自摄影媒介出现后,雕塑从设计、诠释到呈现,无不受其影响,也融入三维艺术形态中。这些年来,摄影师也开始关注创作中物质性的问题。
物语:当代雕塑展2021
●“物语之物件与物质”展览
即日起至8月22日,星期二至日上午11时至晚上7时
新加坡雕塑学会网址:sculpturesociety.org.sg
新加坡雕塑学会会长蔡汶家(68岁)说,物质经过人类不同的思维表达出来才是重要的。他看了南艺展,觉得作品天马行空,百花齐放,很惊讶,很震撼。他参展的《悟》是将书法化为雕塑,以结为造型,开悟就像结一拉就开了;其作《静坐》让水墨画立体化,让八大山人画里的鸟静坐在三摩地上,还刻上画家的签名。
●“物语之据点”展览
雕塑与摄影的关系
参与的南艺毕业生来自不同世代,二三十岁,从物质出发,各有面向:印度裔苏巴什里(Subashri Sankarasubramanian)爱用美食创作,构想用洋葱编成花卉,因疫情困在班加罗尔,改为电视荧幕的静物影像,少了嗅觉体验。困在中国广州的陈琰仪的《掌上山河》,将到过的景点,收集一把把泥土,再用硅胶打模,组合成图像,关乎场地与个人的记忆。从缅甸大学化学系转向南艺雕塑系的庄汉裕,在睡房书桌上逐渐添加雕塑、陶塑、篆刻、版画等物品来积累成装置《记忆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