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艺术理事会委任新加坡美术馆筹办第60届威尼斯双年展新加坡展馆。美术馆不久前发布新加坡展馆团队——艺术家赵仁辉(40岁)和韩裔策展人金海主(Haeju Kim,43岁)合作的展览,名为“看见森林”(Seeing Forest),旨在探索次生林的第二次机会,野性取之不竭的现象。
他发现次生林空间为一些19世纪引入新加坡的动植物种取代——南美品种的橡胶、油棕、合欢树将这里当作家园,生长茂盛;来自中国大陆、香港、泰国等地的鸟类也不介意把废弃垃圾箱当家;从西伯利亚飞来的日本雀鹰停下,从混凝土排水沟里喝水。20世纪70年代,桑巴鹿从动物园逃走,形成庞大的流浪种群。赵仁辉说:“这里的品种一直在变,这里富有能量,十分当代。”
赵仁辉在发布会上回溯最初踏入次生林,充满人类存在的痕迹,像“罗惹”般的大杂烩(如垃圾、废弃的帐篷、甘榜和英殖民军营废墟),却对生态系统至为关键。他发现有趣的现象:不同种类的动植物、生物体共存于空间。在同行的专家朋友看来,次生林是退化的景观,植物之类都乏善可陈,索然无味,可在赵仁辉眼里,这里洋溢着热带森林的葱郁,他不断进入林中,试图汲取故事来证明朋友的想法是错误的。
与周围环境开展叙事
次生林并不意味是第二等。赵仁辉说:“次生林是大自然在环境和人类破坏之后,找到恢复其地位的第二次机会。它们为各种生物体提供一个极其宜居的空间,尽管有人类活动,新的生物体仍能繁衍生息——例如一个废弃垃圾箱变成候鸟的水坑。这些空间也有丰富的历史和生态,这方面的兴趣推动我在过去八年的实践中,对这些多层生态系统进行探索。”
本次展览由艺术家亲自挑选策展人——新加坡美术馆高级策展人金海主,她曾是2022年釜山双年展艺术总监,曾任韩国首尔善宰艺术中心(Art Sonje Center)副馆长。
事实上,赵仁辉说,入林并不愉悦,蚊虫多蚂蚁多,泥地湿烂,也危险——蛇多、树倒,随时做好死亡的准备,得与朋友并行。他设置远程摄像头观察林中动物鸟类活动,森林怎样与它们互动。
还未入过次生林的金海主说,新加坡次生林充满活力,目的性以及张力——它们有故事要讲述。她形容赵仁辉的项目宛如镜头,强调自然的复原力,以及这种复原力与人类生活和社会重叠时发生的各种相互作用。她说:“在观察产生的意义中,我们难得一睹周围自然世界和现实的真正复杂性。展览将提醒人们,即使在最现代化的地方,人类也无法从自然中夺取其主动性及坚韧,我们只是更广泛的生态系统和错综复杂的世界网络的一部分。”
2024年威尼斯双年展主题是“处处是外国人”(Foreigners Everywhere)。这是新加坡第11次参展,将于2024年4月17日开幕,4月20日公展至11月24日,2025年1月回到新加坡美术馆丹戎巴葛展馆展出。
强调自然的复原力
展馆以视频和雕塑装置为组合叙事,赵仁辉说,视频拍摄两位演员穿梭次生林的旅程,以热像仪表现活动的模糊性,结合林中拍摄到的影像。他说,次生林在新加坡无处不在,经过快速公路,在邻里社区都会看到。每一块森林都不一样,种植园或甘榜遗迹在20年后呈现不同的能量,非常多元。所有次生林在一两百年后可以成为原始森林。最近科学家才说,次生林可能对未来是重要的。
赵仁辉强调,这些空间不是与生俱来,而是它们自己的代理,有活力的,也开放的,希望通过作品让森林发声,看它们与周围环境开展叙事。他说:“‘看见森林’指看见动植物与森林,也提示森林可以看见,森林可以看见你,你可以看见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