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创作应该打破藩篱,审视历史,反思人性幽微,这些课题都无比复杂,林苏真认为,极短篇无法处理这些复杂的问题,只有长篇写作足以承载。

林苏真最近在学华语,谈到自己名字的“真”,除了真实、真诚外,她说,还有正直(integrity)的意思。(陈渊庄摄)

她以英语作家亚非言(Alfian Sa'at)为野米剧团改写《西游记》为例,没有人会因为他是一名马来人用英文改写了一部中国经典而被冒犯。没有人会因此而“取消”(cancel)亚非言。

延伸阅读

探索宗族议题 跨越文化藩篱

涉及种族、宗教议题的“Fistful of Colours”一书,为林苏真赢得1992年首届新加坡文学奖。(互联网)

获颁2023年新加坡文化奖殊荣,现年75岁的林苏真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说:“我不将(文化奖)想作一种使命,当我接到得奖消息,我非常高兴,因为在社交媒体时代,在人们提倡极短篇写作的当下,长篇书写这个形式得到了认可。”

在各文类中,林苏真尤其重视长篇小说。

点击链接阅读另两位文化奖得住玫若奥斯曼·阿卜·哈米德的访问。

林苏真选择了后者。

林苏真1948年出生于英属马来亚,先后在槟城与吉打的教会学校上学,1962年随家人来到新加坡。大学毕业后她投入教职,并以长篇小说起家。1984年出版的长篇小说“Rice Bowl”(饭碗),林苏真聚焦1960至70年代新加坡年轻人对家国身份、社会正义以及现实生活之间的拉扯。1991年的长篇小说“Gift from the Gods”(神的礼物)以新马历史为背景书写三代女性的故事。1992年,林苏真将处理女性议题、跨种族宗教婚姻的长篇小说“Fistful of Colours”(一把颜色)投稿参加第一届新加坡文学奖,并获得大奖,成为她最具代表性的一本小说。

既然是神的礼物,那就要好好珍惜,好好发挥。

林苏真说:“当时华人作家往往书写华人,马来作品的人物都是马来人,就像一个个分开的集装箱。这里有个英文写作者开始书写华人、马来人,我相信这个语文可以打开一扇扇门。我们不应该隔离彼此。如果一名华人作家书写马来人,在现在的美国看来,他们会说这是文化挪用(cultural appropriation),但在新加坡,文化藩篱比较小,族群之间就像一片片田地,一步就跨越过去。”

2023年新加坡国家文化奖授予作家玫若(Meira Chand)、林苏真(Suchen Christine Lim)与舞蹈家奥斯曼·阿卜·哈米德(Osman Abdul Hamid),表扬他们在各自领域的艺术建树。玫若与林苏真都以英文写作,她们的小说极具历史深度,前者探索国族议题,重构马来亚与新加坡的建国历史;后者关心新加坡的边缘人物,勇敢讨论幽微议题。重视舞蹈的社会性价值,积极推广跨界合作,奥斯曼则为马来舞蹈开拓了新境界。

沙斯疫情2003年暴发时,时年55岁的公务员林苏真正在赶一份报告,夜间电视新闻报道,教堂里一名神父与一名信徒染病去世。面对人世的无常,她看着手上的报告,扪心自问:如果有一天我突然死去,我希望手上拿着的是一份写不完的工作报告,还是一本未完成的小说?

2003年,林苏真毅然辞去公务员铁饭碗,全身心投入写作。机会也很快来到,当时新成立的缅甸仰光文化艺术中心NICA向她伸出橄榄枝,邀请她到仰光担任驻馆作家。从此,她降低自己对物质生活的需要,以自己的节奏写作,陆续交出短篇小说集“The Lies that Build a Marriage”(构筑婚姻的那些谎言)与“The Man Who Wore His Wife's Sarong”(穿妻子纱笼的男人),纪实文学作品《华颂》,长篇小说“The River's Song”(河流之歌)与“Dearest Intimate”(知己),以及数本童书。

林苏真2022年出版的小说《知己》受广东戏曲启发。(互联网)

至于为何一开始就写长篇小说,林苏真笑言可能因为自己是个话痨,然后她用自己小说的题目回答:“我也将这种才能视为神的礼物。”

回顾19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社会氛围,林苏真说,宗教与种族议题非常敏感,加上她是公务员身份,要出版这样一本书恐怕不容易,只好投稿参赛,没想到新加坡文学奖给了这本书一个机会,同时也让人了解到,不要因为议题看似敏感就自我审查,我们的社会其实是开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