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虽如此,当王若冰看到前辈唐大雾认可展览与观众,看到观众从老远跑来花半个小时看一件艺术品,就觉得展览还要策划下去,脑海中还有很多的想法等待实践。
在外地,策展人服务大腕艺术家,在新加坡,反观是官方机构策展人掌握策展话语权,挑选配合策展主题范围的艺术家作品。邢万和说:“我们还停留在1990年代,艺术家配合机构,听从策展人的话。”
有趣的是,王若冰将通过策展“另类生态:社群”,在2024年新加坡艺术周推广新加坡艺术大学于2024年启动的新硕士课程“艺术与生态文学”。课程由王若冰和拉萨尔艺术学院副校长Venka Purushothaman博士撰写。展览邀请印尼建筑师Eko Prawoto的工作室用竹子创造公共亭子,由Post-Museum通过活动来激活空间,自然学会、艺术家也会参与,讨论单身者的环保、瑜伽环保、减少厨余等课题。
王若冰:把策展当研究项目
这几年,有越来越多的艺术家或艺术组织当起策展人。2017年伊斯坦布尔双年展由艺术家组合迈克尔·埃姆格林(Michael Elmgreen)与印加尔·查格赛特(Ingar Dragset)联合策划。2019年亚洲双年展由新加坡和台湾的艺术家何子彥与许家维联合策展。2022年第15届卡塞尔文献展(Kassel Documenta)由印尼雅加达艺术组合ruangrupa担任艺术总监。
杨子强南艺毕业时,校外考委、雕塑家黄荣庭嘱咐他出国进修,杨子强30岁完成了心愿,感念前辈提携之情,加上年青艺术家不知道黄荣庭是何方神圣,他于是创作了一个高两米的《传送黄荣庭》数码装置。这是他第一次用3D打印创作,利用艺术家朋友分享的免费软件现学现用,上网找到黄荣庭的数码人头像,用数码工具塑造,带到实体世界展出,也是用最IN的科技呈现最古典的艺术形态。他花了三个月才将200多片头像打印出来,以全息与动漫影像呈现艺术家的记忆。杨子强发现,原来每架打印机都有性格,24小时打印,累了会抖,让公众观赏到这个有趣的创作过程。
延伸阅读
他在兀兰工业区的工作室创设“雕塑2052空间”(www.sculpture2052.com),今年初在新加坡艺术周呈现“鞋盒雕塑双年展2023”,就是呈现这样的策展理念。共有88位雕塑家呈交108件鞋盒尺寸新作,形式多样有趣,观者在野餐户外情景中欣赏这些微观雕塑。
策展需要面对各式各样的艺术家,心理压力大,经常策展会累垮,艺术创作也会停滞不前。杨子强说,艺术创作需要静下心来,每年会留三个月时间给自己创作,正在构思“寂”个展。
没正式学过策展的王若冰说:“策展人最重要的特质是能够看到艺术品的潜力,如何将不同的艺术品放在一起陈列展出,需要眼识。策展人是帮助艺术家在最好的状态下呈现作品,不能把自己放进去。我不把策展当作创作,而是研究项目。”
作为艺术家,王若冰常以日常物品来循环再创作出装置,传达爱护环境的信息,最近受邀到台湾创作艺术。她坦言,既要教学,又要创作、策展,照顾小孩,经常处在挣扎中。她说:“在国外,艺术家策展人很普遍。其实策展很复杂,有很多环节要照顾,不是普通人做得来的。策展一点也不Glamorous(令人向往),背后付出的时间与精力很多,尤其是独立策展人包头包尾,要持续很艰辛。”
邢万和说:“只要三餐温饱,有地方住,有得创作,把艺术搞好,就去帮忙别人。”他举唐大雾、韩少芙、庄心珍为例说,这些前辈艺术家帮助了年轻艺术家,年轻艺术家也会帮助更年轻艺术家,循环支持。
他为曾触犯法令的社运人士西兰帕莱(Seelan Palay)办展。俄乌开战,他策划群展“给和平一个机会”,由一群艺术家朋友捐献作品,售卖所得捐给乌克兰艺术组织。他说:“当下世界发生什么事,战争、海啸,艺术家有自己的社会角色要扮演,看可以帮助什么。”
邢万和说,即使老牌的卡塞尔文献展,还是发生了日惹团体稻米之牙(Taring Padi)作于2002年的作品《人民的正义》拆撤事件。此作被指含有图像引发反犹太的争议,邢万和2019年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策划“复调东南亚”联展时,已展过这件作品。稻米之牙成员发表声明解释作品是为了抗议苏哈多独裁政权的军国主义,与反犹太主义无关。ruangrupa安排的讨论会也被取消,其他艺术家也撤展。邢万和说:“文化就是打开问题,艺术是可以讨论的,不讨论,不会进步。”
毕业于拉萨尔艺术学院的邢万和仰赖自己的人脉网络,像刚结束的26岁菲律宾画家Jasmine Therese Santos个展是朋友推荐的。“你妈画廊”一年办六次展览,包括新加坡、中国、泰国、印度尼西亚、越南、菲律宾、丹麦、澳大利亚等艺术家,靠社交媒体与口碑相传。
杨子强认为,从作品中看到艺术家创作的过程,他的思考与感受,非常疗愈,不一定有太多大道理或社会议题性,或需要服务社会的层面,回到艺术基础面上思考。创作人对艺术的理解更为真实,感受比理性论述,更容易与公众连接。
作为策展人,邢万和到艺术家工作室看作品、分析作品,写出故事与相关理论,展出作品,推广艺术收藏,让年轻艺术家能继续创作。年轻艺术家作品售价不高,空间其实维持不易,今年租金上涨一半,邢万和不得不收点办展租金(一周收费300元,一个月100元),售卖作品抽佣四成来维持运作。
官方机构策展周期很长,可以费时七八年,独立策展人通常一年就能完成策展,速度更快,也没那么多层审核。曾在学院教课“艺术家当策展人”五年的王若冰说,艺术家因为经历过创作的过程,就会有不同的视角,知道艺术品所需材料与工具、实践的过程,这是优势。不过,艺术家策展人在撰写论文时,不比专读艺术史的策展人写得好,因为艺术家超越作者。
杨子强:关注策展后的论述
邢万和说:“这个独立的艺术空间属于非主流,20年来没跟政府拿过赞助(但支持艺术家用自己的名义申请),因此策展内容自由,什么都做,包括:庞克、同性恋、跨性别者等次文化。正因为不拿NAC(国家艺术理事会)的钱,不怕公众投诉。世界各地都有次文化,也是我们文化的一部分。我们做的艺术不该只是画很漂亮的山水画,而是要增长我们的知识,并对别人的文化宽容。”
在雕塑家杨子强(53岁)看来,真正的策展人在策展完结后,必须发表正式论述。他以和太太陈燕平策划的新加坡雕塑学会20周年纪念展“物语:当代雕塑展2021”为艺术家策展人作出发点。雕塑展费时一年策划,在四个场地举行半年,探索当代艺术语境下雕塑或三维艺术的各种形态。
杨子强指出,当代艺术家应该具备书写能力,进行相关论述,就能策展。他说:“策展人的介入,通过书写作深层的评论,是艺术家在创作时不会清楚地意识到的。创作是探索的心态,看路上的风景,看在哪个点上停留,再往前走。时代变了,艺术范围太广了,创作形式太多样化,艺术家作为个体,自己创作世界的中心,在当代语境下不再那么重要。现下有太多艺术展以主题策展,比如技术性或主题性议题,与艺术家世界关联不强。很多艺术展经过一层层的process(处理)后,与创作初衷大不同,所以我策展时去掉这些层面,回归到艺术家创作的当下与艺术品本身,与他人分享。”
邢万和:艺术家更了解创作材料与过程
当中国四川发生地震,王若冰在英国留学,召集了牛津、伦敦的艺术家捐献作品,售卖所得捐助中国赈灾。2011年考获英国牛津大学美术哲学博士回新后,王若冰在新加坡国家美术馆当过三年策展人,负责当代艺术,后到拉萨尔艺术学院任教。她说:“我一直觉得自己是艺术家,喜欢创作也喜欢教学,教学相长,又能兼顾兴趣。”
澳大利亚艺术团体Artsource邀请杨子强为2024年新加坡艺术周合作策划联展,新澳各有六位艺术家参与,后到珀斯展出。澳洲部分为纸的足迹,探索这个媒介延伸形式,新加坡以邮票为主题,英女王邮票盖章显示改朝换代。杨子强形容,策展团队互相讨论分析才有生命力,因为生物界有99%以上是双性繁衍,才能创造出物种的多样性。他说:“策展本身就是创作,就是想法的延伸,参与者更多,更复杂,更能珍惜这样的合作机会。”
王若冰说:“官方美术机构策展有自己的议程、联系与方向,独立策展人相对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可以选择要做什么。独立策展的资源与经费相对少了,也缺乏官方机构团队支援,只能尽量用最少的钱做最多的事。”
策展作品来自世界各地
业余策展人一年策划一两个展览已多,王若冰和艺术家丈夫陈赛华灌2020年在惹兰柏民宾工业区设立工作室时,拨出约420平方英尺空间创办“逗号空间”,竟疯狂地一年策划了12个展览,每次只呈现艺术家的一件作品,媒介多元有趣,富有实验性,让不同领域的艺术家大放异彩。王若冰根本无法做别的事情。她说,逗号空间经费有限,策展不得不亲力亲为,到了第二年,展览没那么频密,在她与陈赛华灌可应付的范围内办展。该空间计划2024年与日本艺术空间合作呈现联展,邀请新日各三位艺术家参与。
邢万和说,商业画廊彼此会有利益冲突,反观,艺术家与艺术家没有冲突,合作更多。艺术家策展人的优势还在于,艺术家知道创作材料与过程,策展比较有趣,反观一般策展人不会那么敏感。
邢万和(51岁)1998年加入“艺术家之村”(The Artists Village)后开始策展生涯,曾筹划“Post Ulu”系列与乌敏岛驻留艺术家项目。他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说:“因为没人帮我们策展,所以我们帮自己。当时画廊的策展很商业,不会推荐行为艺术、另类音乐、诗歌之类的实验性艺术。”
因为找不到空间展出作品,邢万和在2004年拨出在小印度租下的黑白屋住家的客厅(面积1023平方英尺)开设“你妈画廊”(yourmothergallery.com),免费为国内外艺术家策展长达20年,办过超过120场展览。最近,邢万和获颁2023年度大华银行全国绘画比赛新加坡资深画家组大奖,不少同行为他高兴。
杨子强认为,通过策展人目光可以了解艺术家不知道的部分,相互激荡。他花了整年与六名南洋艺术学院毕业生沟通,引导他们对雕塑物质性的探讨,但不能预定立场,过于干预他们的艺术创作,只能观察未来的发展,耐性等待结果,过程虽很艰辛但有满足感。通过三个月书写,他总结了身为策展人一年的观察。
艺术家、讲师王若冰博士(48岁)在20多年前,很意外地首次策划展览。当时她在新加坡雕塑学会当志工,实里达的樟宜树被砍,她觉得艺术家得做点什么,向公园局索回这些残木,让艺术家创作展出。
邢万和指出,早年以“组织者”来形容策划展览者,现在都用“策展人”。策展人根据理论架构引用艺术家作品来支持观点,而有些艺术家不满策展人通过展览,将艺术家作品转变为他们的作品。多年来,付诸于策展的时间多于艺术创作,邢万和并不觉得展览是他的作品,展览是为了推广这个时代的艺术,用艺术来化解政治等课题。
艺术家办个展多少带策展性质,但本地有些艺术家——邢万和、杨子强和王若冰创设艺术空间,为其他艺术家办展,长期担任策展人角色。他们为何当起策展人?与机构、画廊的策展人相比,艺术家策展人呈现怎样的取向与观点,能为展览带来什么新意?
常有机构邀请王若冰策展,碰到有意义的好项目,她难以拒绝,最近为国立教育学院和南洋理工大学的艺藏策展“地点与自然:记忆的集合”展览,带出在学府任教的艺术家如何以创作实践影响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