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浩培与印度尼西亚青年农业合作社的生活经历,让他对新加坡和东南亚大米的流通和历史产生兴趣,催生了《播种主权》。朱浩培说:“大米是我们的主食,但多数人对这种农作物知之甚少:它如何种植?谁种我们的水稻?我们与大米的关系是否与某些文化习俗有关?在水稻研究过程中,我发现,传达这些想法最具说服力的方法是:让人们获得本土水稻种子,并尝试自己种植。”
第三个展览将从6月3日起,在位于丹戎巴葛分销园的新加坡美术馆举行。
美术馆新委约的场域作品《绿蟹:吉祥空间组织图》(The Green Crab: A Diagram of Auspicious Spatial Organization)在美术馆位于勿拉士峇沙路及奎因街的围板展示至8月28日。这可说是新加坡城市环境的思辨性风水图,将“气”的哲学与全球经济流动的逻辑并列,为城市导航提供了另类指南。
“气”哲学与全球经济流动逻辑并列
《绿蟹:吉祥空间组织图》通过带注释的地图定位熟悉的社区,邀请公众与作品互动,去发现各种象征性的隐喻,神话和传说在地图解开。
作品由澳洲艺术双人组Zheng Mahler与本地建筑历史研究员陈昱宏(Ian Tan)、香港的One Bite Design设计室合作,揭露了新加坡都市发展规划蓝图下隐藏的“气”流,融合了东亚以国家为主导的都市学和华人形而上学的指导原则。以香港为基地的Zheng Mahler以外来者眼光切入,他们在疫情期间,从远距离试图了解新加坡,仰赖与对新加坡建筑与都市学有深入了解的陈昱宏的合作,得以用华人形而上学的目光去建构富有神话与想象色彩的新加坡。
展览客卿策展人由宓说,这个多站点艺术体验,旨在让观者思考生活在不断变化的全球经济中的感觉。通过在日常空间展示三个相互关联的展览来传达上述想法,观众可以就世界各地的货物、信息和劳动力的流动等主题得出不同的观点,以及这些编排如何对我们和相关人员产生影响。一些作品,如朱浩培《播种主权》(Seeding Sovereignty)的种子分发网络,指向网络的拟人化,以及它们以不同方式连接的愿望,让观众参与。
朱浩培《播种主权》思考与土地的关系
橱柜抽屉里附有档案文本、图像和神话,访客收集信息之外,可将一包水稻种子带回家。作品反映了一种不同的种子分配模式,借此思考我们与土地的关系,食物及大米如何凝聚地区。朱浩培认为,《播种主权》是以促进交流和关系为前提的作品,回应展览所在地的公共图书馆本身就是知识传播之地。
“孤独的矢量”第二个展览是美术馆新委约新加坡艺术家朱浩培(32岁)的“播种主权”,即日起巡回勿洛(展至3月31日)、宏茂桥(4月2日至6月6日)、裕廊(6月8日至7月24日)和淡滨尼(7月27日至9月11日)区域图书馆展出。展览的种子库装置类似中医药柜,展示新加坡与水稻和本区域相互交织的过去。
新加坡美术馆从即日起至9月11日,举行多站点展览“孤独的矢量”(Lonely Vectors),在美术馆公共围板展示,巡回区域图书馆,并在丹戎巴葛分销园展出,探讨动态中的世界的流动线路和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