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30日晚上受邀在华族文化中心聆听了湘灵音乐社的南音演唱会“琵琶声起”,见证了南华潮剧社以外另一个地方剧种在本地的奋斗之路。

主持人也为听众介绍了南音最具特色乐器之一的“四宝”,这四块看来不起眼的竹片,制作不简单,分别握两手中,靠双腕的晃动,使凸出的两端互击,制造出独特的节奏和清脆的音响。其实演奏不容易,我特爱听演奏者借着手腕的快速振动,使竹片相互撞击,发出密如琵琶轮音的连续声响。黄康淇编曲的《心》以马来手鼓和四宝为主要乐器,诠释人心的善恶悲喜。

《感怀》唱出人生种种挫折和不如意事,但以豁达和乐观的心态面对。女声委婉感性,极为感人。难得的是看到第三首《母亲》的其中一位演唱者是印度女孩。地方戏曲除了在华族群体中要继续保留和发扬以外,若能推广至其他族群,何尝不是一桩美事?此外,湘灵音乐社也培养许多年轻的演员上台表演,包括几位南洋艺术学院的学生。

演出舞台设计简单,9片白纱布从天花板垂下,主要演员都在白纱的前面,部分伴奏演员就在白纱后面演奏,飘飘渺渺、隐隐约约的,加上适当的灯光,营造出朦胧的氛围和唯美的画面。

前社长丁马成的“新南音”

湘灵音乐社的“琵琶声起”在一个钟头内完成,可以说短而佳(short and sweet)。在疫情还未明朗化之前,所有的演出的确需要如此。正如我们常说的:美好的人生不需长,只需好。

黄康淇编曲的《悦》,开始由华乐用的直抱式琵琶(北琶)和三弦对答。一般南音都是齐奏,此曲也加入和音,这是一个好的尝试。既然有和声为何舍弃不用呢?横抱的南音琵琶一向少用轮指,这首曲却加用轮音。当两把洞箫也加入的时候,洞箫和琵琶的音准有了微小的音差,听来显得刺耳。当南音加入北琶之后,有必要注意其音准及音律。

压轴曲是丁马成的《东方花园》,赞颂新加坡的成就,写出新加坡人的骄傲和美好憧憬。这“新加坡式”曲调有着传统南音少有的活泼和轻快,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乐观情绪。

南音四大名曲之一的《梅花操》由9位团员包括两把二弦、两把洞箫、两把南音琵琶、两把三弦,由首席乐手加上新学员一起演奏。南音委婉缠绵的音调,在此曲中表露无遗。

最具特色乐器“四宝”

开场由南音的四管乐制演奏乐曲。四管乐制是指横抱的南琵琶、洞箫(尺八)、小三弦与二弦。基本上都是齐奏,但所演奏的音符不完全一模一样,各有特色,例如二弦通常用以辅助洞箫,三弦应和琵琶。四种乐器加上拍板,就形成了非常美妙的音色和音调。这首经常作为开场之用的《霏霏飒飒》,曲调极为优美。两把洞箫、一把二弦、琵琶和小三弦,乐曲后半部加入小型打击乐器,极为和谐悦耳。

最令我开心的莫过于音乐会中听到了湘灵音乐社已故前社长丁马成先生的作品《感怀》《母亲》和压轴曲《东方花园》(以上三首南音由卓圣翔作曲)。丁马成先生一生中创作了许多“新南音”,词句流畅优美,内容扎实、富有生活气息,特别能反映本地的国情,而且短小精悍,一反旧南音的冗长。卓圣翔先生的谱曲也极为活泼生动,黄康淇为其重新编曲,是几首值得传颂和提倡的新南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