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精简版琼剧《梁祝》的两个主要角色各由两位演员扮演,前三场戏的梁山伯和祝英台由青年演员符岂华、刘慧敏扮演,后三场戏则由本地资深琼剧演员彭业华、李肖玉扮演。
华戏荟琼剧《梁祝》10月30日(星期六)晚上7时30分在华族文化中心表演厅登场,观众观剧时须已完成疫苗接种,并满14天。演出免费,有意观赏者可拨电:92776064索票。
这也是符岂华首次在琼剧舞台饰演戏份如此之重的男主角,他说:“除了要感受赶场压力,最大挑战还是在于唱念要精准。毕竟离家多年,海南话已不再灵光。幸得多位前辈指点,才能纠正和提高水平。”
符岂华参与这次演出,也有一层私心——因为疫情关系,他已有约两年没回马来西亚家乡探望家人。“虽说仅隔一水,却仍解不了思乡之情,我想趁机复习既熟悉又陌生的海南乡音,也想借此演出一解丝丝乡愁。”
彭业华深知如此大胆的设计可能引起争议,华戏荟准备好以开放心态面对大众评论。他认为创新是艺术发展之道,唯有不断尝试创新,才能为传统琼剧带来新面貌。
他介绍说,《梁祝》可谓家喻户晓的戏曲传统老戏,在不影响剧情叙事前提下,华戏荟精选剧中六场戏——“草桥结拜”“托媒献爱”“十八相送”“楼台会”“山伯临终”和“祷墓化蝶”。这台精简版琼剧《梁祝》由八名演员共同演出。
华戏荟特邀来自中国的越剧导演张炎龙,为这次演出的“十八相送”一场编排设计表演。也是这次演出策划人的彭业华说,华戏荟呈献的《梁祝》,尝试借鉴其他剧种的表演方式。演员们除在唱念方面遵循传统之外,在编排中大胆融入新元素,务必带来观众耳目一新的琼剧表演。“例如,以往传统‘十八相送’中最经典的唱腔‘程途板’,导板头都是在幕后内唱的,这次华戏荟却做了颠覆性编排,让演员亮相于舞台正中开唱这句导板头。”
活跃于本地戏曲界的年轻演员符岂华说,海南话对他而言,有深厚乡情、亲情因素。他祖籍海南,马来西亚家里的叔父辈都以海南话交谈。自离家后,海南话就退步很多,他会去学习琼剧,多少因儿时记忆和情感。不过他说,身为海南人来演琼剧,既是方便,也是困难,毕竟琼剧对白或唱词,与日常谈话用语有些不一样。
为呈现出这段凄美爱情最动人的结尾,华戏荟在最后一场“祷墓化蝶”,设计了成千上万只小蝴蝶,在舞台上与梁祝两位主角共舞。
华戏荟董事彭业华说:“虽然防疫措施有诸多限制,华戏荟依然凝聚了本地人才,精心制作出一台精简版琼剧《梁祝》。”
华戏荟是由一群传统戏曲爱好者新成立的非盈利艺术团体,团员在业余时间学习戏曲,并通过舞台表演,与大众分享传统艺术魅力,将戏曲欢乐和艺术享受带给大众。华戏荟虽然成立不久,但骨干成员们大多在本地戏曲界,尤其是琼剧界打拼多年,亦受本地观众喜爱。
复习海南话一解思乡情
四位主角,一同完成人物形象塑造。做出这种安排,华戏荟意在让不同世代的演员同台演出,不但体现戏曲界“传帮带”的优秀传统,也通过年轻演员的演绎,为老戏注入新诠释。
疫情对大众生活造成冲击,对本地戏曲演出更是打击巨大。疫情期间,华戏荟通过各种方式练功、筹备,紧锣密鼓地策划,终于将推出琼剧演出《梁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