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能量》取材护符般的木材、贝壳、动物骨头与水粉在板上创作,这些马来世界多元的天然元素具治愈性。亚克力画《说鸟》取材波斯神秘主义者法里德·丁·阿塔尔《鸟类大会》诗歌与东南亚皮影。穆罕默德也是东南亚物品藏家,在太太Hamidah Jalil协助下完成的装置,由各种物品组成,包括椰子、爪哇皮影、木箱、牛角。

新加坡脱离马来西亚,在1965年宣布独立,之前打造的马来亚文化认同因而出现断裂。那个焦虑不安的年代,为新加坡艺术家创造机会,参与塑造新加坡的文化身份认同。新加坡国家美术馆最新特展“崭露新意: 1965年后新加坡艺坛六家”(Something New Must Turn Up: Six Artists After 1965),展出六位新加坡艺术家在不同媒介的创新与探索,在塑造新的文化认同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展厅B的艺术家对媒介敏感,以拼贴作品闻名的艺术家吴珉权(84岁)将日常生活的素材,包括茶包、线、蜡、浆糊、布料、装饰纸,与水墨、油彩,运用在1980年代的拼贴作《风水》中。《黑色下午》(1963)借红黑色彩与抽象线条,是当时留美的吴珉权听到美国肯尼迪总统暗杀身亡的记录。吴珉权回新后住在牛车水,1970年代的《市区重建》系列反映被铁丝网框住的窗口,暗喻都市化发展后店屋被拆的厄运。

特展与其说是联展,更像六位艺术家各自的个展,共有超过300件作品与百件文献资料、物品展出,从拼贴、版画、装置到峇迪(蜡染)、纺织品到数码艺术,从中看出艺术家如何通过对媒材和主题顛覆常规的处理,推动现代艺术的发展,并与当代艺术建立桥梁。他们的创作介入的许多迫切议题,至今仍值得关注,例如都市化,灵性与精神,生态问题及电脑科技的崛起。他们也质问在艺术创作中如何看待传统与灵性。

随着电脑普及,借助科技做艺术表达是马来裔艺术家惹化·拉迪夫(Jaafar Latiff,1937-2007)和林欣欣的共同点。留日的拉迪夫革新传统蜡染的具象画,将之发展为抽象化的亚克力画,更自在挥洒地表达,《视野》系列捕捉都市化之后,快节奏的生活步伐与混乱能量。拉迪夫后期还使用电脑创作。

吴珉权和杜瑛
对媒介敏感

庄心珍和穆罕默德
受传统与灵性影响

吴珉权拼贴作《风水》采用日常生活素材包括茶包、线、蜡、浆糊、布料、装饰纸。
将蜡染抽象化的惹化·拉迪夫《漫游系列之879》(1979)。

展览将艺术家成对,分成三组呈现。艺术家、作家庄心珍(1946-2019)和穆罕默德·丁·穆罕默德(Mohammad Din Mohammad,1955-2007)的创作概念都受神灵与非西方知识系统的影响,在新电信展厅A展出。

新加坡国家美术馆特展“崭露新意: 1965年后新加坡艺坛六家”,展出六位本地艺术家在不同媒介的创新与探索,在塑造我国独立后新的文化认同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展览即日起至8月22日在新加坡国家美术馆新电信特展展厅举行,公民和永久居民入场免费。详情可上网:nationalgallery.sg/somethingnewmustturnup

新加坡国家美术馆策展与研究副馆长辛友仁博士说,特展命题取自新加坡现代画会创办人何和应在1963年首届现代画会展览所发表的宣言:“严格来说,写实主义的黄金时代已成过去;印象主义已完成它的使命;野兽派和立体主义正在走向没落。我们需有新的开创,来完成前人未竟之事业。”

拉迪夫和林欣欣
借助科技的艺术表达

穆罕默德·丁·穆罕默德的绘画和装置深受苏菲神秘主义、马来传统和武术的影响。
林欣欣作于1990年代的《时间》系列,呈现其历史与记忆的哲思,富韵律感。

来自对岸马六甲的穆罕默德,在1980年代电单车事故中腿部受伤,在马来武术师傅的治疗下康复,并成为传统治疗师,也是武术师傅、作家。其作深受苏菲神秘主义、马来传统和武术的影响,可视为对都市化的对抗。

林欣欣的专业是数学和电脑科学,她也是诗人、作曲家。她在半世纪创作生涯中,走在时代前沿,最初向刘抗和钟四宾(泗滨)学画,后来转向用电脑创作数码艺术,用手指在荧幕上创作。林欣欣在1994年设立世界上第一座虚拟美术馆。1980年代的《对话》探讨人类与宇宙的对话;1990年代的《时间》系列是她对时间、历史与记忆的哲思表达,富有韵律感。

从英国留学回新的庄心珍,在1988年的一场车祸中丧失视觉,她克服困难,从刻蚀版画转向更易掌控的干刻版画技法。庄心珍的雕塑,比如写上苏东坡诗词等的文化球、大型棋盘,启发自鲁迅《狂人日记》的红布装置也展出。

杜瑛代表作《日蚀》三连画用亚克力喷染在布料上,通过折叠等技术创造出“浮雕”感。

图片由国家美术馆提供

杜瑛代表作《日蚀》(1983)三连画用亚克力喷染在布料上,通过折叠等技术创造出“浮雕”感。1990年代描绘柔佛萤火虫的作品结合水墨、水彩与胶彩,表达更为自由。

留英的杜瑛(Eng Tow,74岁)用布料、纸张、陶土、碳纤维和铜创作,半世纪以来作品跨越纯美术、工艺与设计,引人瞩目。其作付诸第六感的心觉,灵感来自大自然的水、风、光、影,借助色调变化作诗意表达,须要近观欣赏细节。

庄心珍的作品受儒释道与易经等典籍的影响,比如在新墨西哥州大学用麻线、沙子和金属丝创作的《易经的变化》,视《易经》为解决个人问题的人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