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炒冷饭看到吐
商业片《窃听风云》《扫毒》《反贪风暴》系列不断拍续集,几位大咖演员不是大哥就是阿Sir,真正做到了“拍到烂,看到吐”。
笔者去年就曾写过,杜琪峰和周润发所指的电影受管制,根源是港片过度依赖中国大陆投资。意欲在大陆上映,必先取得业界俗称“龙标”的中国国家电影局公映许可证,取得该证必须经过电影局审查。这本质是香港电影几十年来窝在舒适圈里“饭来张口,钱来伸手”。
香港艺术片发展不好,除了外因如金像奖和产业主流不鼓励,内因则是创作者的心态和三观闭塞落后,直接导致近年香港电影题材少而老,不断炒冷饭。
尔冬升2009年的经典电影《新宿事件》是完美的商业片,当年没有拿到龙标致使项目亏本。当时电影还依赖线下院线,龙标极为重要,换作今天,极有可能在串流平台如Netflix实现盈利,反正中国大陆风向已与美国分道扬镳,大可以再尝试征战全球,放下龙标执念。
今日香港无论影视、音乐,制作人才、硬件设备,一应俱全,要做什么风格都行,但有新方向吗?有好剧本吗?
香港电影人必须自我反省,为什么在西班牙、韩国、泰国商业片相继走红全球的时代,还要一边盼着龙标又咒骂龙标审查?归根结底还是那句“饭来张口,钱来伸手”,没踏出舒适圈,没拥抱变化。
梁朝伟六度夺下影帝,在港乐圈早就见怪不怪。陈奕迅和容祖儿各拿了十几次最佳男女歌手,颁奖礼陆续停办,最高成就金针奖连续五年从缺,已陷入无人可颁的窘境,行业都将不复存在,不仅仅是该颁奖给谁的问题。
背后的担忧都来自近年香港电影行业每况愈下,已不复当年东方好莱坞美誉。笔者认为港片想东山再起,须要突破两点:商业片打破龙标执念,艺术片拓宽心态与三观。
过度依赖中国投资
过度依赖中资更上游原因是香港电影的DNA——由热钱与票房驱动形成的商业片主导氛围。虽然许鞍华、杜琪峰、王家卫这几面大旗不倒,能持续产出高水平的小成本片,但我们熟悉的港片大多数是商业片,直说需要大投资,如吴宇森、徐克、成龙、陈可辛等。
香港电影人怨声载道,近年不绝于耳。去年杜琪峰在柏林影展记者会发言:“独裁者通常对付的一定是电影。”有指他影射香港电影受到过度管制,引发热议。周润发也在釜山影展发言,港片在自由表达方面仍受限制。近期梁朝伟六度夺得香港电影金像奖影帝,有人表示他应该把机会让给后辈,也有人认为香港电影已步港乐后尘,青黄不接,无人可颁。
香港电影金像奖即是对标奥斯卡的工业奖,有严格的格式、上映天数要求,这点与台湾和欧洲鼓励小成本片不同。
艺术片除了关爱社会底层和情绪病,并没太多亮眼佳作,国际影展曝光度低,选题宽泛度和深度远不及日韩台。许鞍华、杜琪峰、王家卫几面大旗仍在,但后继无人。
采风对任何创作者都是极为重要的。赵婷、李安之所以美国片、漫威都拍得好,和他们的经历密不可分。赵婷成长在北京、伦敦、纽约,旅居丹佛,这些都成为她创作的基因,香港电影人应该走出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