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活着,时间便永无尽头地一直运动下去。(不用“向前”,因为有种说法,时间是没有方向的)物换星移,花开花落,生命的诞生与陨落,看这一切的客观变化,当然显示了时间的存在,它公平、沉默,永不改变地运动,从混沌初始进入永恒,然而我们人类,却赋予了时间千百变化的感叹。到底是什么在影响着我们对于时间的看法?

时间永无尽头运动着

人人都体会过的,除了客观时间,还有“大脑时间”,越快乐时间越快,越痛苦时间越慢,大脑感受到的时间和客观时间并不相同。“只争朝夕”“度日如年”“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古往今来无数成语或诗句,体现我们对时间的态度,而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不同时间视角,甚至直接左右着我们的生活态度和行为。

时间是什么?我们生活在任何疑问Google可以解惑的时代。关于时间,哲学物理学文学甚至音乐与美术都有其本质的解释。英国哲学家J. E. McTaggart(麦克塔加特)在1908年仅用了简单的二元论证,就写出来影响巨大的论文《时间的非真实性》,论证了时间并不存在。时间存在吗?我们普通人还是将终极本质问题交与学者,因为无论最终是怎样的解释,都不会改变时间对于我们的影响。

新年临近,当然可以盼望气象更新,一切美好将至,然而最重要的是,不要被人为的时间概念左右,古老农业时代的时间观,春耕秋收夏耘冬藏,今年不顺利,自然只有期待来年丰收,这个不应继续成为现代人更新自我的周期表。时间周而复始,没有所谓起点,更不会有终结。准备好了,就随时可以出发,为理想的生活而努力。

时光荏苒,又近岁末。人们不管以何种形式都免不了总结过去,进而展望未来。在这个过程中,心情无论满意或遗憾,对于未知的将来,多数会是欣欣然憧憬着的。为什么会憧憬?因为那将是一个全新循环的开始,到底是有三百多个日日夜夜去行动,去改变,去实现那些未了的心愿,去过理想中的美好生活。

过去视角的人喜欢怀念过去,忽视当下;未来视角的人喜欢畅想未来,但容易担心太多,降低幸福感;享乐主义视角享受当下;宿命论视角听天由命,顺从忍受。不同行为造成的后果,就影响了我们对时间的看法,因此,我们对待时间的态度是千差万别的。

如果时间结束点太短暂,人们便来不及或没有这样的习惯,去审视每天的开始与结束。正如在电台值晚班时,我总在空中呼吁听友分享自己今天的心情,但响应者寥寥,“没什么特别”“还不是和昨天一样”可能是多数人的感受。于是,类似“一日之计在于晨”“每日三省吾身”就成了警句格言,原因就是这些不易做到。说到这里,一个核心东西出现了,那就是时间。

有意义的是大脑时间

每到新年,希望新的开始,总有新的状态,假如一年只有六个月,我们会不会更积极些?或者十年一个循环,会否原本积极的人也容易变得疏懒,反正有大把光阴?可见真正有意义的是所谓的“大脑时间”,所有的珍惜或荒废,向往或哀叹,都是在感受时间的流逝中,产生的积极或消极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