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摊主成为朋友

不过有一个地方,能否是熟客,我是十分在意的,那就是巴刹。在新加坡生活30年,搬过几次家,而巴刹总去原来那一家,宁可舍近求远。因为每天三餐都在家里煮,所以去巴刹买菜是生活里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要成为巴刹的熟客,不是件很容易的事。当然你要常去,熟客熟客,脸熟是第一位的,不但要常去,而且最好不要随意更换档口,因为售卖相同内容的档口多是隔邻,常拿不定主意,不利于尽快“熟”起来,这就需要初期的数次实地考察,确定鸡肉、猪肉、牛肉、海鲜和蔬菜,分别在那几档买。

时间长了,摊主们家里的婚丧嫁娶,我们也会略表心意,于是,买卖双方不仅是相熟,还能成为朋友,越过仅仅买菜方便的功利,在熙熙攘攘的巴刹人群里,那一声:来啦!早啊!便多了一份温情在其中。

这种考察并不简单,你须要懂得看货,明白那些档口的菜品新鲜度和价格,摊主的态度等等。比较简单的分辨方法是,总有些档口须要排队,生意好是一个指标,不过也可能是刚好隔壁档“好料”已卖完了,搞不好你明天早点来,会看到排队的人移到了另一档;所以去巴刹的次数太少,不能确定究竟哪几档特别受欢迎,能成其熟客的潜在目标。

有一次,太太临时去了另一家巴刹买了几块鸡胸肉,刚巧那档没有绞肉机,于是想着找别的肉摊主帮忙搅成肉碎,结果,走遍整个巴刹,居然没有一个摊主愿意,付钱也不行。太太回家不断地抱怨,总说:“假如我是熟客……”

在花了时间精力,主动和摊主多次“PR”聊天,还有显示略微“豪爽”一点的买家样式(就是摊主建议什么就买什么)之后,基本上可以算是某档口的“熟客”了。这个“身份”一旦确认,好处真是不少。

我没有特别要成为什么店或餐馆熟客的愿望,平日里鲜少应酬,所以就无所谓固定预留的座位。特别热门的餐馆,一时吃不到,就晚几个月再去,或者早几个月预订,总是可以的;而且,凡好的餐馆,来的都是客,不会“大小眼”,有人想成为熟客,大都是要那份“熟稔”的自我感觉而已。

逛巴刹是生活重要部分

首先,无论懂还是不懂,你不必再怀疑买到的菜好不好了,摊主会自动用行家的言语指导你,什么可以买,什么可以下次再来看,什么是澳大利亚的品种好,什么非马来西亚产的不要等等,不但买到满意的菜品且大大节约时间成本,少缴智商税。其次,建立起和摊主的私人联系后,需要什么菜可以提前预订,到时去拿就行,尤其到了农历新年,那种价格和数量反比增长的“关键时刻”,是不是熟客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