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卡颁奖礼掴人事件,该道歉的道歉了,该谴责的谴责了,该原谅的原谅了,闹剧应可告一段落。

有这样的前辈和老友,很难不温暖感动。洋话说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我倒想起中国老话,“友直,友谅,友多闻”,所谓“益者三友”,得此友伴,即便不幸走上了人生岔路,总有回得了头的机会,因为有人在旁边叮咛、打气、指引,不离不弃,你自有意志继续前行。

事件里,其实在两男一女的主角以外,同样触动人心的是丹素华盛顿。说他拍一拍史密斯的肩膊,既是安慰,亦是提醒,你正身处人生巅峰,这时候,必须加倍谨慎,因为魔鬼特别会在这时候跟在你身边。

奥斯卡近年常被批评“过度政治正确”,深具教化意味、意识形态先行的电影似乎占了优势,万料不到,这一届,不仅奖项取舍有教化,连颁奖行动亦是,台上的一个劣质笑话和一记怒汉巴掌,引爆了一轮关乎歧视、性别、暴力之类的热议讨论,前所未有地,奥斯卡灌注了“教育功能”,如果学校仍有通识课,足为借引教材。——可惜“批判思考”已非当下的教育目标了,可惜,简直是悲惜。

问题是卅秒的英雄可能令他沦为长久的狗熊。坐回座位上,宣泄过了,教训过了,冷静下来的他,也许——非常也许——立即恼恨于适才的冲动。明明有其他选项啊。可以站起身高声喊骂,可以当场要求道歉,甚至可以壮士断臂地携妻离场而不是冲前抬臂打人,但他偏不,他偏偏选择了最原始最直接的暴力相向。座位上的史密斯先生或会惭悔懊恼,但回不去了,唯有咬牙承受随后的所有责斥。而这时候出现了丹素老哥,温言唤醒他慎防魔鬼。一句老生常谈,在最困难、最不知所措的时候听来,往往是金石良言,仿佛这辈子首回听见,而且,听完之后,这辈子不会忘记。

好像是莫言说过的金句:“从小就被教育,爱这个爱那个。其实很简单,在你有时候谁爱你,你就爱谁。”颁奖台下,拍膊与劝告,宣示了华盛顿和史密斯的“爱”。这也是暴力事件的启示。

回看当时片段,可以察觉被掴者的错愕和震惊,却仍能回过神来,不慌不忙地把主持任务完成到底,这是他的本领与专业,是值得加分的。也可以想象掴人者的复杂心情,一时冲动,压制不了自小被困养于心的那头猛兽,它被铁链锁住,却突然挣脱,冲扑出来,跃到台上,狠狠挥出一拳,以“护妻”之名,其实同时亦在喂养久违了的暴力小兽。那一刻他当然是愤怒的,但未尝没有快感,多么痛快啊,在大庭广众下,奋力挥拳,展现所谓“男儿本色”,用肉身暴力回应语言暴力,他自觉,从银幕英雄变成现实英雄,然后整理一下西装外套,施施然步回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