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是UFM100.3 DJ)
他点了点头,接着又拿起手机,打开对方的社交媒体。
怕错过其实是人类求生的本能,不断追求更有利自己的事物我们才能适者生存。
也许错过,只是告诉我们所拥有的珍贵。我们都曾为我们所拥有的努力过,如果只想着别人努力得到的东西,倒也辜负了自己的努力。
也许错过,只是告诉我们所拥有的珍贵。我们都曾为我们所拥有的努力过,如果只想着别人努力得到的东西,倒也辜负了自己的努力。
我笑问:科技到底是拉近人和人的距离还是让人更难自处?好友其实不缺排遣寂寞的对象,但如此在意一个人倒是少见。
也不是说非买不可,只因曾犹豫过,最后打消念头,结果每次想起就会责备做决定的自己,然后小小懊悔。当然也有可能是我买了,发现不合适,结果还是责备冲动的自己。
那晚小酌后,他才坦言自己一直很中意那个人,但对方的条件——无论外形或社经地位都高出自己,缺乏自信下才变得如此拧巴,默默躲在镜头后窥视着另一个人的捷足先登。
没本钱挥霍错过或更多
没拥有过的东西总令人向往,即使知道那未必适合自己。
美国投资家Patrick J. McGinnis(帕特里克麦金尼斯)在《错失恐惧》里从分析投资者害怕错失投资机会的心态来分析我们对错过的恐惧,最直接的处理方式是认清什么东西对你是最重要的——选择最好的,而不是从排除最差的开始做起。
于是我很难过地认知到一件事,当你越没本钱(无论是财力、感情还是青春)挥霍,越得面对更多可能的错过。
2013年牛津词典收录了“FOMO”(fear of missing out)一词,简称“错失恐惧”。社交媒体的发展让我们进入不断和别人比较与对照的时代,即使我们知道那些都是包装后的广告,但还是忍不住羡慕,接着因为害怕错过而开始追逐。
他很好奇对方是什么身份,但又碍于自己不过是个“朋友”,似乎不该过问太多,于是他迂回地开始勤发照片视频,通过彼此按赞和留言来传递一些他自己也不知道该怎么传递的情感。
有时会莫名想起曾在东京看到的一件大衣,或那时路过米兰中意的钢笔。
错过的未必适合自己
为什么是可能的错过?因为没经过,也不知道那是不是错,但人就是对没拥有过的东西魂牵梦萦。
就好像那时站在东京和米兰的我,揣着额度不高的信用卡,犹豫是否要入手那件衣服那支钢笔。
“错过是告诉我们所拥有的珍贵。”我告诉好友。
想想,也许那件大衣真的不适合我,那支钢笔我买了或许也不敢用,就让它错过吧。
脱单一年多的好友最近心神不宁,拿起手机看社交媒体的次数多了,原来是在他有好感的对象的社交媒体里,忽然频频出现另一个人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