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的改变往往从一个细微心态的转换开始,这种“开窍”应该没有办法强逼出来,可能到了某个时间点,或是某一个重大事件的发生,你就会有所体悟。
沉稳因自我肯定、安全感
今年的生日我照常工作,也安排了不少和家人朋友的聚会。这些庆祝照片,我照样上载到社交媒体,但这次不是为了“炫耀”生活有多么精彩,而是记录和提醒自己有多幸运,有那么多人(包括听众)在乎和关心我。
首先,因为我不喜欢吃蛋糕,再来是我会有社交媒体的“交代”压力。生活在网络时代,总觉得生日就是得搞些特别的庆祝方式,要和很多朋友聚餐狂欢,才算圆满。当然还得放上面簿和IG“炫耀”,让大家羡慕和恭喜你。近几年,还没到生日前,就开始有莫名的焦虑感。
祝我生日快乐。
这种心情和求学时期很不一样。我记得那时侯很喜欢过生日。学生的经济能力有限,所以唯独到了生日才有礼物可以拿,有大餐可以吃。几帮好友还会特别设计惊喜,比如午夜12点捧着蛋糕出现在你家门口唱生日歌,召集朋友把生日祝福录进卡带/CD,那种感觉真的特别窝心。
我今年33岁了。或许是疫情的关系,让生活和工作减速,我也多了思考的空间。至少对我个人而言,思想更加成熟,也清楚了许多,最明显且重要的转变就是沉稳了。这种沉稳是对于现阶段生活的稳定和满足,是发自内心的自我认同、肯定和安全感。它让我更自在地看待每一种状况,更自信地做每一个决定,更从容地面对疫情的瞬息万变和不确定性。
(作者IG@weiloongbrian)
后来的每一年生日,我几乎都照常上班,至少还有同事的陪伴。这种对生日的刻意冷感慢慢“假戏真做”,演变成真的极度冷感。我真心觉得生日就像一般普通的日子,甚至会拒绝朋友帮我庆祝的邀约。
某一年,惊喜瞬间消失
(作者是UFM100.3 DJ)
12月佳节期间,除了圣诞节和跨年庆祝,也刚好是我的生日,所以大吃大喝的机会特别多。事实上,我从20几岁开始就不怎么爱过生日,甚至有点排斥那个日子。
直到某一年,这些惊喜好像瞬间消失似的,大家开始工作,就只会发个简单的祝福简讯,而且不像以前会在过了午夜12点的那一刻就传来,礼物也变得制式,那一年的生日特别沮丧。幼稚的我开始产生自我防护的心态,催眠自己讨厌生日,因为不会有期望,也就不会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