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如果你问我,最令我感到心惊胆战的是什么,我的答案不是疫情,因为我们大多数的人都已经完全接种疫苗,该做的预防和控制传播措施也都很自律地一一照做了。这一年下来最令我毛骨悚然的,其实是“取消文化”(cancel culture)。

通过网络,相互控诉厮杀

这一期是我的第42篇专栏,也是2021年的最后一篇文章。朋友问我怎么还继续努力地写稿,真的有这么多题材可以谈论吗?当然有,无论身在何处,只要你放大眼睛看世界,仔细观察四周的人事物,自然会发现到处都有启发人深思的问题。我就是把感受特别深的生活议题,与愿意读我的文章的读者分享。即使只有一名知音人,对我来说,已是足够了。

每当某某名人有什么丑闻,我看到很多路人等着看好戏,冷嘲热讽,加盐加醋,“哇,没想到他这么渣”“原来什么优质形象都是假的”“真不要脸,犯错还不知悔改”,纷纷落井下石。

这个抵制恶劣行为的新浪潮像龙卷风一样,一掀起就一发不可收拾,数不清的名人在社交媒体上被“取消”,一夜之间名誉扫地,身败名裂。通过网络将身陷丑闻的人“公开羞辱,集体排斥”,这盲目的道德观是否公平是否理性,见仁见智。对我来说是很值得关心及探讨的课题。

爸妈都希望在能力范围里保护我,何必让无辜的孩子看到父母经历的痛苦呢?感情本来就是两个人的事情,一个巴掌拍不响。谁对谁错,真的要靠一群陌生人判断吗?真的要从陌生人身上获得慰藉吗?各位审判官,恕我直言,人非圣贤,你敢说你没有犯过错吗?

这出悲剧会越来越精彩地呈现在大家的面前,因为罪人也有自己的立场、委屈,以及属于他的认知事实。一来一往,源源不断地互相揭发罪行,结果双方都成为恶人,乐的是隔岸观火的观众,苦的是当事人,以及他们最亲近的家人。两败俱伤,留下一片鲜血淋漓的战场。

我从小就被教导“家丑不可外扬”,这个教诲我常常被嘱咐叮咛着,可能因为家里的丑事的确太多了,亲戚们深怕我年纪太小,还没搞清楚状况,就到处找人诉苦。长大后,自己渐渐累积人生经验,回想起来,我的父母虽然离婚了,但他们从来没有在我的面前数落对方的不是。相反的,爸爸常跟我夸奖妈妈有多勇敢,是一个很值得敬佩的现代女性,我妈妈也从未在我的面前批评过爸爸,偶尔当我问起时,她会笑说爸爸太帅了,也太多情,所以犯桃花运。

如今每个人都有言论的自由,在属于个人的社交平台,将自己的委屈向全世界倾诉,除了可以警惕大家,也可以从中获得宽慰和继续活下去的力量。利用这个方法寻求解脱是可以理解的,但在这个解脱的过程中,笔尖自然会狠狠地指向伤害你的恶人,这也是该恶人被社会审判死刑的开始。

写到这里,我发现自己也开始小心翼翼了……深怕读者以为我是不是要为某某千古罪人辩护或找借口。你看看这取消文化的杀伤力多强大,连我此刻都得再三审查自己接下来想要表达的内容,以免被误解或被封杀。

身边人则马上划清界限,以免自己也被连累,一起遭封杀,纷纷在社交媒体删除好友,退出追踪IG等。即使是多年的好友或工作伙伴,此时也别渴望他们站出来帮忙澄清事实,或对某某名人的人格做出任何正面保证,因为他们担心惹怒网民,成为下一个“正义魔人”群起攻击的目标,支持者会继续保持沉默,目送该名人独自下地狱。

离婚父母尽力保护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