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和我一样怀念《早安老师》《咖啡乌》《生命街车》《三面夏娃》《和平的代价》《豆腐街》等等早期的本地剧?是不是也感慨为什么本地电视剧“回不去了”?
其实有竞争才会有进步,我们总是批评本地演员没有突破没有惊喜,一部分原因就是本地环境太安逸,缺少竞争。外来演员或许能让他们走出舒适圈,逼自己成长,相同的,外来的编剧或许能开辟不一样的气象,带动本地停滞不前的剧本瓶颈,未必不是好事。
年轻人不愿意当编剧
一些人可能会抗拒找“外援”的做法,认为剥夺了本地人的机会和饭碗。就如新剧《快跑吧,丽娇!》找来中国演员金梦阳子,就有读者提出疑问为什么找外来的演员担任主角。
最早期的本地电视台就是从香港带进一班电视人,再一步步建立起本地电视剧的架构和轮廓。当时处在开荒时期,来自香港的制作人和导演等电视专才,用外地人的角度拍本地的故事,开创了独特的本地剧风格。
有读者打早报热线《观众大声说》发表看法,有人说:“对强项在中文创作的编剧创作人来说,这无疑是难攀的高墙,加上一些中华传统元素,无法百分百以英语翻译诠释,此举只会扼杀本地中文影视的创作环境。”也有人认为:“如果看不懂华文,听不懂华语,有什么能力审批专业编剧、故事人的剧本?这不是外行人管内行人的事吗?”
早前写了一篇关于本地编剧面临困境的封面报道,金牌故事人洪荣狄在受访时的一段话引起读者的回响。洪荣狄感叹现在中文编剧提呈故事,须用英文来写计划书,再用英语去呈现,对像他这样英文水平不好的人来说,是一件困难的事。
现在像以前一样,先从引进外援着手,慢慢振兴本地剧让它蓬勃,再栽培本地有志于这个行业的人,是否可行?
外来编剧开辟新气象
只不过本地的中文水平难和从前比较,这是难以改变的大环境,要扭转绝非一朝一夕的事。就算有朝一日本地中文水平提升,或者故事人不须要以英语呈现故事,编剧人才也不会从天上掉下来,毕竟栽培编剧需很长的时间。那么,何不我们就从寻求“外援”开始?
大环境不利于创作,拍出来的戏怎么会好看,收视率怎么会好?写这篇报道的时候,越写越感受到本地故事人和编剧的无力感,我同意受访者说的,只有搞好整个大环境,让本地电视剧再次蓬勃,才能吸引得到人才,拍出优质作品,走出困境。
这确实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毕竟在本地,能写中文剧本的人已经不多,若再将洪荣狄等能写之人拒于门外,本地华语剧的前景可想而知。洪荣狄也提到因为本地编剧相对没那么受重视,大环境使得这一行业吸引不了人才,年轻人不愿意加入,我认为,这其实是更大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