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画论画,此画构图,确是空前未见,甚至画面构成的意思,也难有相比之作。

可见这幅画和明宪宗的亲笔“御书”,是有其特别的时代背景。

再细看,那一张浑圆的面孔,竟是由三张面孔所组成,三个人脸的五官互相借用,合成为一张脸!

明宪宗亲自写的《图赞》,清楚说明此画的含义。

这些传世画作多绘于他30岁前后,显示其笔墨具有南宋院体与明代浙派一些特点,线条勾描顿挫有力,这幅《一团和气》笔法虽亦近似,但线条细劲流畅,笔力稍逊。

天地万物,各有其性;山高水长,各具韵味。世界因为不同而精彩,但只有存异求同,才能和平共处,达臻和谐状态。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一件独一无二的“奇画”。

这幅中国画史上唯一的“奇画”,画中深意,或许就是孔子所说的“君子和而不同”,是人间社会的理想境界,更是中国哲学基本理念的一种视觉体现吧。

居中是一位手拈念珠的和尚,手搭左右两人肩上,左为一着道冠的老者,右为一戴方巾的儒士,各执经卷一端,团膝相接,三人合抱,相视大笑,整个画面一片喜气。

而画题正是《一团和气图》,记录中的作者更是明朝第九代皇帝,明宪宗朱见深(1448-1487),年号成化,大名鼎鼎的明成化斗彩鸡缸杯,就是其御制宫廷瓷器。

据记载,明宪宗擅长绘画,长于画人物、花鸟、神像,目前传世画作有6幅,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一团和气图》及《岁朝佳兆图》轴,吉林省博物馆藏《树石双禽》图,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元宵喜乐图》及台北故宫博物院藏《达摩图》与《冬至一阳图》。

奇画之“奇”,就在画上看似一人,仔细一看,却会发现那是三个人相拥相抱在一起!

所谓和谐共处,并非融合为一,而是不同个体的共处,互相包容的精神与实践。

画为立轴,设色纸本,48x36公分。画面上方正中是明宪宗的御笔花押印,诗堂则裱有书法《御制一团和气图赞》,画上有“乾隆五玺”钤印,说明为清宫旧藏。

乍一看,画面上是一位笑眯眯的大胖子,体态浑圆,眯眼嬉笑,宛如民间熟悉的大胖弥勒佛像,喜气洋洋,一团和气。

虽然明宪宗把画中三人解释为慧远、陆修静与陶渊明,但从三人的儒、释、道身份,竟抱成一团的特殊构图,原作所要表达的更可能是特殊的“三教合一”思想(暂不论析)。

其次则借此抒发自己的感想,以图中三人可以为一,“忘彼此之是非,蔼一团之和气。……以此同事事必成,以此建功功必备”,告喻臣民应和气共处,期望全国朝野安定,具有鲜明的政教意味。

《图赞》是书于“成化元年六月初一日”,即1465年,这年他19岁,为登基当皇帝后一年半。

据画史所载及其传世画作,除此之外,再也未见他有如此“高度创意”之作及“错觉”画法, 故此画未必是其创作,或是别有来处。

《一团和气》图上却没有御笔题款及御印,只有其花押印(可代表鉴赏认可),裱于画上部的御制《图赞》书法,也只写“世传为三笑图,此岂非一团和气所自邪?试挥彩笔,题识其上”,及“披图以观,有概予志。聊援笔以写怀,庶以誉俗而励世”,即观赏画后,借题发挥才写《图赞》,完全不题此画是自己“御笔”之作。

所谓和谐共处,并非融合为一,而是不同个体的共处,互相包容的精神与实践。

这种画法,即所谓“错觉艺术”,巧妙利用轮廓的线条,制造视线错觉,形成人中有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令人惊喜的趣味效果。

在传统文艺创作里,或许只有元朝管道升《我侬词》的“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意思差堪近似,但那是指完全结合为一、彼此不分的状态;而此画则虽看似合而为一,其实各自独立,有合有分,是一种和谐共处的状态。

他先引著名的“虎溪三笑”典故,讲述东晋高僧慧远居庐山多年,送客从不过虎溪。一日送别来访的隐士陶渊明与道士陆修静,三人一路交谈投机,不觉竟过了虎溪,相视大笑,传为佳话。依此则图中的释道儒,也就可以解释为是他们三人。

当时,因其父叔皇权之争引发的复杂政治斗争,刚告一段落,年轻的新皇帝,自然期望全国朝野能够一团和气、安定团结了。

作品的构思及造型之奇妙,令人叫绝。在中国历代各类画作之中,前所未见,可谓“绝品”。

再比较其传世画作,多数有亲笔题款及钤御印,如《达摩》及《冬至一阳图》均署“成化庚子御笔戏写”,《双喜图》识“成化庚子御笔”及钤“大明太祖曾孙”印,《岁朝佳兆图》则有御题诗与“成化辛丑文华殿御笔”及钤“广运之宝”御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