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就认为日本收藏的《八哥图》《芙蓉图》《栗图》《六柿图》《虎图》龙图》等,虽然在日本及西方美术史界评价颇高,但不一定是牧溪真迹;留存在中国一件牧溪著名画迹《写生蔬果图》卷,也有人就考定是赝品。
闲人闲语
如传日僧圆尔带回的三件牧溪赠画,画风就和著名的《六柿图》很不相同,似非出自同一人之手。
据原田尾山《日本现在中国名画目录》,现藏日本牧溪画有36件,其中三件被公认为日本“国宝”,10件作品被视为文化财。
但和他有往来的诗人徐集孙的题诗,及赠送同门日僧圆尔的三幅画,均证明确有其人。
年轻时曾中举人,兼擅绘事,因不满朝政腐败,出家为僧,师从余杭径山寺住持无准禅师。受禅林艺风影响。
例如南宋《五灯会元》及明代《续传灯录》,均称法常为“天台山万年寺僧”,实其人应为北宋嘉兴报恩寺僧法常,与画僧法常无关。又如清代《历代画史汇传》、现代《中国画家人名大辞典》、日本《支那绘画史》各书所提法常事迹,均有和其他同名僧人传记混淆的现象。
但早在元代,就有牧溪赝本出现,记载牧溪生平最多的元代吴大素《松斋梅谱》就称当时在中国,“江南士大夫家今存(牧溪)遗迹,竹差少,芦雁木多赝本。”
学者认为,当年传到日本的牧溪画迹,有相当一部分可能就是出于默庵和可翁之手的赝品。
综观日本所藏的所有牧溪画作,可见有粗细两种风格,笔墨相去甚远,或许真赝混杂,颇难鉴别。
僧法常,号牧溪,四川人。生于南宋末年,元朝初年圆寂,年85岁。
禅所追求的真,本非着眼世俗一般真假,而在其纯粹价值,一张好画,就是好画。
元代《画鉴》《画继补遗》《图绘宝鉴》等书,均载“近世牧溪僧法常”,但仅寥寥数语。元代吴大素《松斋梅谱》说得较多,也不过约200字。这些就是与牧溪年代相近的中国古籍里有关他的记录了。
当年牧溪死后,日本禅僧还纷纷慕名而来,传承他的画艺,如14世纪日本禅宗画家默庵灵渊,模仿牧溪惟妙惟肖,被誉为“牧溪再生”。另镰仓时代画僧可翁仁贺,笔下也有牧溪画意。
现代学者据中国文献记录和日本研究的资料,整理出牧溪大致生平如下:
因向来不受重视,中国古籍很少有牧溪的生平资料。
例如南宋流入日本的牧溪《潇湘八景图》,就被14世纪室町时代幕府大将军列为“天下首屈一指”的珍宝,其中一些画面还成为日本庭院设计的起源。
曾任杭州六通寺住持,因批评奸相贾似道遭追捕,隐姓埋名十余年,贾似道倒台才露面,已近70高龄。后圆寂于报恩寺,入寂前书《渔父词》,即后人所传的《楞严一笑》。
牧溪,700多年来,这位在中国籍籍无名甚至不受好评的画僧,却被称为“日本画道的大恩人”,备受尊崇,影响深远。
南宋末年,日本求法僧圆尔辩圆渡海拜无准禅师门下学习佛法,与牧溪为同门师弟兄。圆尔归国时,牧溪以《观音》《松猿》《竹鹤》三轴赠别,现仍保存于日本京都大德寺。
影宋抄本《南宋六十家小集》,记载和牧溪有来往的南宋闽籍诗人徐集孙,曾为牧溪一幅《猿猴图》题诗《牧溪上人为作戏墨因赋二首》。
牧溪为号,他的正式法名为法常。但据当代学者研究,唐宋时名为法常的僧人有过多人,历代画史著录常把他们与画僧法常相混淆,造成牧溪生平的混淆。
由于牧溪的同门师兄弟日僧圆尔回国后,地位极高,获天皇赐“圣一国师”号,他带回牧溪的画作与画风,也备受推崇,大量画作约在南宋末年流入日本,对日本美术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禅所追求的真,本非着眼世俗一般真假,而在其纯粹价值。一张好画,就是好画,故牧溪禅画的真正价值,就在于画中的禅意,无论是否牧溪笔迹,只要是契合禅理的禅画,可说都是“真”画。
皇室与幕府将军家如此重视牧溪画作,各寺院与富豪百姓纷起追随,多方求购;在市场需求之下大量流入日本的牧溪画作,自然会出现真赝混杂的情形。
虽然鉴别不易,但如《六柿图》《岩猿图》等画,确是充满禅意的宋代禅画经典,无论是否牧溪真迹,都无损其艺术价值。
当时日本幕府将收藏的中国画按照上、中、下三等归类,牧溪的画被归为上上品。
在镰仓幕府第八代执权北条时宗的陵墓里,有一本宋元画流传日本最早的藏品目录,其中牧溪名字与宋徽宗同列。室町幕府第八代将军足利义政将军,珍藏279幅中国绘画,有40%是牧溪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