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和当时禅林各大宗师的言行相比,杨岐方会表现的禅风,显得平实无华。

如同宋代仁勇编的《杨岐方会和尚语录》所言:“立处即真,者(这)里领会,当处发生,随处解脱”,又有“杨岐一言,随方就圆”“有马骑马,无马步行”等说法,说明方会的禅法主张无拘成规,应当灵活运用,随机把握,从当下做起,当处发生,随处解脱。

牧溪的老师无准禅师,在禅学上则并未有新的创造,其主要贡献是杰出的管理才能,并积极吸纳士人参究禅学,使杨岐派在南宋至元禅风大振,其门下还有许多日本僧人,将杨岐派禅法传入日本,故日本镰仓时代禅宗24派中,有20派皆出于杨岐法系。

无准禅师(1179-1249),名师范,号无准,四川人。

南宋牧溪(古字谿)《六柿图》,篇幅不大,只有29公分×31.1公分,日本京都大德寺龙光院收藏。

据中国和日本现存文献的史料,知道他是南宋禅僧,法号法常,号牧溪。四川人,年轻时曾中举人,兼擅绘事,后因不满朝廷政治的腐败而出家为僧,师从余杭径山寺住持无准师范禅师,深受禅林艺风影响,50岁以后在西湖边的六通寺任住持,活动于临安(今杭州),入元后圆寂。

顾名思义,禅画自然与禅宗有关,是修禅者用笔墨表达禅理的绘画。

方会的禅学思想,传承开创临济宗的唐代高僧义玄禅师,主张“立处即真”的自悟,即佛法无处不在,不必寻觅。因为“一切法皆是佛法。”重点总要自身体验,才能领悟。

在无准禅师门下时,他和日本僧人圆尔为同门师弟兄,后者归国时,牧溪送他的三轴画现今还保存在日本京都大德寺内,其中的一幅《观音图》还有牧溪现今仅存的落款——“蜀僧法常谨制”。

他所撰的六卷《无准师范语录》,记载其主要思想是“无道可学,无禅可参”;“万缘泯息,大用现前”,主张“心外无法,法外无心”,可谓“道在日用”,也就是道在平常日用间。

对于牧溪《六柿图》的意义与价值,向有各种解读,惟若欲揣窥画家作此画的“禅理”,探讨牧溪的禅学脉络,可能是一个较有依据的途径。

牧溪虽然在日本影响巨大,但在中国并不受人重视,有关他的生平,历代史籍记载均语焉不详,生卒年也不详。

这幅小画,就因为如此简单,如此寻常,反而耐人寻味,惹人无限遐想,总想强作解人。

但所有史料,均未述及牧溪的禅宗思想,唯一线索,就是他师从的是有“南宋佛教界泰斗”之誉的无准禅师。

牧溪是禅僧,所作的画是禅画,以禅观画,合理合道。

禅画也对文人画中的写意画产生了重大影响,形成了禅意画。

杨岐派,是中国佛教禅宗五家七宗之一临济宗的一个支派,宋代方会禅师在江西的杨岐山开创,后世便称其为杨岐派。

据《禅宗词典》所载,无准早年曾先后师从杭州灵隐寺的松原崇岳,并获得苏州西华秀峰的破庵祖先传授法衣顶相;他们都是宋代临济宗杨歧派僧人,说明这是无准禅师的禅宗系统。

禅画,是中国画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尤其自宋元以来,与文人画、院体画、民间画构成了中国绘画的四大系统。

牧溪的修禅之道,由无准禅师入门,上承临济宗杨岐派祖师方会禅师,继承的自然是这一派的禅学思想。

虽只是一张小画,只画了六枚柿子,却备受多位日本和西方艺术大家及著名学者推崇,都把这幅千年小画,誉为禅画的经典。

据此,重看牧溪著名的《六柿图》,画面上简简单单的六枚柿子,似有意又无意的构图,既有序又自乱秩序的景观,所体现的似乎就是杨岐方会禅师主张的“立处即真”,及无准禅师“道在日用”的观念,或许这就是牧溪作画时的禅思,一切都是当下的事,不解就不解,懂了就懂了。

禅画与禅意画,有本质的不同,后者基本上只是一种意境的提升,禅画则是“禅道”的传达,涉及的是形象背后的思维或意念,故而画面上的形象,其实是一种“道象”。

这幅小画,就因为如此简单,如此寻常,反而耐人寻味,惹人无限遐想,总想强作解人。

南宋后期,无准师范曾住持号称“东南第一丛林”的径山寺近20年,被朝廷赐予“佛鉴禅师”师号。无准师范弟子众多,其中有来自日本后来成为日本禅宗临济宗开山人物的圆尔辨圆等。

其实真相就在眼前,就是一幅画了六枚柿子的小画,只需自己感悟,不必多作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