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宣教郎新除秘阁修撰,权江南西路提点刑狱公事,辛弃疾剳子。
辛弃疾是南宋抗金名将,在文学史上和苏东坡齐名,笔下名作,情思如雨,不胜枚举。醉心辛弃疾词作多年,今天还能和他“直接见面”,可谓幸事,也是喜事。
这就是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一本《宋人手简册》里的一页信札,纵33公分,横21公分,行楷书,110字,称为《去国帖》。全文如下:
抗战结束后,梁鸿志以汉奸罪判死刑,坊间传他死前曾以此贿赂戴笠图求免死,随梁戴先后丧命,这批藏品就下落成谜。
据帖上鉴藏印显示,它曾为元代大家赵孟頫所藏(钤松雪斋印),明初成化年间为南京锦衣卫指挥同知黄琳收藏(钤琳印、海印居士、黄琳美之、休伯),晚明万历年间为大藏家项元汴所收(钤项元汴、蘧庐、惟心净土),清朝嘉庆初为乾隆之子永瑆所藏(钤皇十一子成亲王诒晋斋图书印),继为荣郡王绵亿收藏(钤南韵斋印、莲樵成勋鉴赏书画印、莲樵曾观)。
清道光之后,此帖“失踪”多年。直到抗战时,南京汪政权大汉奸梁鸿志收藏得33件宋人书简手迹,颇为得意,名其书斋为“三十三宋斋”,时人称这组收藏为“三十三宋”,其中就包括《去国帖》在内。
“当蒙情亮”即应能体谅;“指吴会云间,未龟合并”,前句用唐代《滕王阁序》典故,指杭州;后句引古人以龟甲占卜预测的习俗,“未龟”有尚未测知,不知何时之意。合起来就是:遥望杭州,不知何时才能见面。可知应是写给在南宋首都杭州的上司或师友。
文末的“剳子”是信札的意思,为宋人书信的典型规格。
1957年底,“三十三宋”才又出现在北京副文化部长郑振铎的日记里,已被分拆裱为《宋贤墨宝册》及《宋人手简册》二册,辛札就在后册之中。
郑振铎日记称此册“虽有几开靠不大住,但大体上是好的,……其中以辛弃疾一通为白眉(指最优秀杰出者)。”后来,郑氏致上海徐森玉信中更称这批收藏中“有辛弃疾在内,乃是了不起的。”
辛弃疾是南宋抗金名将,在文学史上和苏东坡齐名,并誉为“苏辛”,是罕见的文武双全人物,笔下名作,情思如雨,不胜枚举。
据《宋会要》等史书记载,辛弃疾担任江西提刑,是在淳熙二年(1175年),这一年初他亲率部队剿除“江西茶寇”,肃清境内治安,年方36岁。虽然年轻,但他在23岁时就已参与义军抗金作战,并智擒叛将,早已是战功显赫的名将。从这封信里似乎可以感受到他意气风发的情绪。
醉心辛弃疾词作多年,今天还能和他“直接见面”,可谓幸事,也是喜事。
此外,此帖还著录于晚明书画鉴赏家李日华的《六研斋三笔》,及晚清道光年间山东李佐贤《书画鉴影》、广东闽商潘仕成翻刻的《海山仙馆藏真帖》。
此帖并未被历代官方收藏,只是流传民间。
所谓“直接见面”,是可以见到辛弃疾亲笔写的一封信,是他唯一存世手迹,纸上墨迹,宛若犹存其运笔气息,有缘相对,自然令人神往。
弃疾自秋初去国,悠忽见冬,詹咏之诚,朝夕不替。第缘驱驰到官,即专意督捕,日从事于兵车羽檄间,坐是倥偬,略无少暇。起居之问,缺然不讲,非敢懈怠,当蒙情亮也。指吴会云间,未龟合并。心旌所向,坐以神驰。右谨具呈。
内容写的是自己秋季到任,转眼入冬,因忙于处理地方治安事务,故未能和收信人联系,希望谅解并期望见面,如此而已。
“江南西路提点刑狱公事”是他的官职,相当于江西省大法官兼检察官及监狱总监,掌管全省治安,核准死刑,总管刑狱等,为省级司法机构最高首长。
百度网站的命名,来自这段宋词,出自南宋辛弃疾词作《青玉案·元夕》。
原来,梁氏伏法前曾在苏州将此册托付其妾丁慧贞秘藏,1957年丁氏将此册捐献给上海文管会(主任徐森玉为梁氏旧识),立即上调北京文化部的文管局。
但比较此帖和苏辙书风,明显有别。就事论事,此件书法,中锋用笔,章法结字端整,点画尽合法度,书写流畅自如,虽不失方正挺拔之气,却是古人寻常风格,只是书以人贵,为辛弃疾唯一传世墨迹,自然弥足珍贵,令人欢喜。
据明朝李日华评述,辛弃疾“书法未有闻,亦未之见,……甲戌春仲,得观一卷,乃行书劄子,浑厚沉婉,有苏栾城风气”,时为1574年,可见当时辛弃疾书法已十分稀罕(李应是在项元汴家看见),并称其书法有苏轼之弟苏辙(苏栾城)的风格。
档案显示,这批文献于1960年才正式移交故宫博物院收藏,接收人是古书画名鉴定家刘九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