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开埠200年,8月17日非常荣幸受邀到新加坡艺术之家,开讲《牛车水的故事》。出席人数爆满,这可让我忐忑不安。主办单位为了不让出席者失望,让大家转移到能够容纳200人的前国会议政厅。因为安全原由,没座位的只好站在外面观看荧幕。感谢主办单位没有让出席者失望,也对站在外面的出席者深感歉意。

站在新加坡最古老、最具历史的旧国会大厦议政厅,讲述最古老的《牛车水的故事》,倍觉荣幸。感谢新加坡艺术之家给予机会,也感谢学前教育教师的支持,带学生来参与,学生的支持是一股力量,也体现这行业的凝聚力。其他出席者的支持更是另一股推动的力量,感谢!

在龙蛇混杂、赌馆烟馆和妓院林立的牛车水成长,听了许多今天听来不可思议的故事。这些故事、景象、人物伴随我成长。现在,我依然住在牛车水。曾有人很不赏脸地说:“你住的就是类似香港的白鸽笼。”也有人认为,住在牛车水的孩子都不会是好孩子,不上进,不自爱。其实,这牛骥同皂的地方,不但有忘情荣辱的人,也孕育出情深义重的孩子。心中翻滚着一个又一个牛车水的故事。

新加坡艺术之家建于1827年,原是商人约翰·麦士威(John Argyle Maxwell)的私宅,后来作为新加坡的第一个法庭。1950年代,殖民地政府将它改为立法议会的议事场所。1965年新加坡独立后,将它改名为国会大厦。1999年,毗邻的新国会大厦启用,旧国会大厦经整修后,于2004年3月以新加坡艺术之家的新面貌开幕。

牛车水的范围不小,从桥南路和二马路(即新桥路)之间,北自克罗士街上段,南至水车街,一共有10多条街道,里面最精髓的地方如硕莪巷俗称“死人街”、珍珠街上段俗称“豆腐街”,已随城市重建而拆迁。

1822年11月4日,莱佛士指示每一条街道都必须有恰当的名字,警察有责任确保街道有规则编号。为了规划性和一致性,城市计划也规定店屋的宽度,店屋前的走廊至少5英尺宽,并且须有遮篷,以遮风挡雨,也就是五脚基;此外,还规定居民必须住在楼上。

在还没有自来水供应的年代,牛车水居民使用的是安祥山的井水,牛车将水从安祥山运到市中心,分配给居民,所以叫“牛车水”。

1822年莱佛士推行城市计划,为避免种族冲突,将不同族群归入特定地区。莱佛士在今日的莱佛士坊设立金融中心,新加坡河南岸的牛车水划分给华人,不同籍贯的华人开始落户于个别的街巷。阿拉伯人、武吉士人和其他回教徒,包括苏丹胡先的随从都在甘榜格南。富有的欧洲人与亚洲人则安居于美芝路和桥北路一带。靠近商业广场的珠烈街和马吉街分配给印度人。

小时候因为牛车水而受人歧视,成长时也因牛车水遭人白眼。为什么直到今天自己还是对牛车水情深义重?就因为那悠久的历史、浓郁的人文气息,让我活得有生气。一个南来的聚居地,一个落脚的地方,聚集了前辈的智慧,深藏了一代又一代的情义,人为的重建不会让牛车水的精神面貌重现,牛车水的失去与拥有,只有在那里生活过,才能真正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