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对于争取自身族群权益的声音,被操弄成对马来社群的挑畔,被视为对团结政府的破坏。屈服于这种扭曲的大局观,希盟的沉默和对华社的忽视,只会不断败坏华社的好感度并最终失去支持。同时间,巫统却能继续煽动种族主义,并利用执政党的权力进行利益分配,以重获马来社群支持。

虽然马国华裔人口占比不高,却是希盟取得上届大选成绩的重要票仓。然而,在执政后,以安华为首的希盟领袖却对宗教和极端种族分子妥协,并且有恃无恐地认为华人不会放弃对希盟的支持。这种自满的态度,消耗了华社的信赖,并将不断地削弱华社支持度。马国华人的不满,恐怕会累积到下一届大选中爆发,即使不另投他党,华人的投票率和废票率极有可能分别大幅下降和上升,与希盟形成两败俱伤的局面。

在希盟领袖安华当上首相后,马来西亚华人反而陷入一种新的尴尬境地。当前的团结政府是由希盟与国阵结盟而成的,上届大选中,虽然希盟赢得了最多席次,但未能获得过半数,因此与其他政党结盟,成为当时的最佳选择。但团结政府的形成反而让希盟政党成为哑巴,不但对盟友的种族歧视发言噤声不语,甚至希盟政党当中的一些部长或议员,也暴露出自己保守和极端的态度。

但是,马来西亚华人的处境依然严峻。过去几十年里,掌权的国阵政府通过一手将华人塑造成马来人的对立面,以巩固马来选民的支持,另一手则借助马华公会对华人社区抛出一些甜头来获取选票。然而,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和华人社群的觉醒,这种策略逐渐失效。2018年,国阵政权最终被推翻,而华裔社群积累的反对力量,对此贡献巨大。

与其说希盟与国阵合作,不如说是希盟与巫统的合作,国阵的另外两个成员党国大和马华,不过是靠着巫统苟延残喘,毫无影响力。以安抚马来族群的名义,在执政党当中拥有最多议席的民主行动党,更是在政府中被边缘化和主动透明化,虽然号称团结政府,但巫裔与巫裔联合的色彩更重。最近的能吉里补选,巫统更是在选前拒绝民行党的出现,以淡化对方作为盟友的形象。

“左右为难”最适合用来描述马国华人的政治困境,一方面,受到华裔大力支持而上台的希盟不仅没有带来革新,反而表现得与国阵无异;另一方面,希盟之外的选项只会更差,土著团结党和伊斯兰党自不用说,华人政党的马华公会与民政党已经用过去数十年证明了自己的无能。

(作者是信息技术顾问)

马来西亚建国数十年,华人的生存一直是个复杂的课题,多年来面对种族政策带来社会不平等、文化认同和语言保护的挑战,加上人口问题以及衍生的有限政治影响力,多重困境让华族举步维艰。尽管如此,通过族群与社区的努力,华人的声音仍然未被淹没在这个马来人占大多数的社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