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国人口健康调查显示,18岁至29岁年轻人心理健康欠佳的比率最高。心理健康欠佳可能导致自杀,所以自杀率在这个年龄层保持在高位,是有迹可循的。但是,自杀和心理健康未必有直接的关系。我们可以观察到自杀人数锐减,但是人民的心理健康不见得有改善。例如,一些有自杀倾向的人,可能会有自杀的想法或冲动,但他们未必会走到自杀这一步。纵然他们的心理健康不理想,但自杀人数不会反映出来。心理健康的变动本来就是一个较长期的过程,并且起伏不定。因此,自杀人数锐减,并不能断定是任何心理健康项目起到的功效。更确切地说,我们必须观察更长期的自杀人数趋势才能下定论。
作者是医生兼临床心理学研究者
为什么自杀人数减少呢? 这个答案和我们脱离冠病疫情有密切关系。自杀人数并不是即时反映的,从自杀案例到数据报道出来的时间是有距离的。因此,我们看到的2023年的自杀人数锐减,极大可能是冠病疫情结束,对生活产生积极影响。2022年的自杀人数是20多年来最高的,一个人从受到外界影响到产生自杀倾向,也是可能受到延缓的(delayed suicidality)。因此,我们并不知道这是不是暴风雨前的平静。
一个好的心理卫生系统,是不会受到国内外局势的太大影响的。我们不会看到自杀人数的飙升和急剧下滑,而是较小的波动。如果须要政府介入才看到显著改变,这过于反应式(reactionary),而不是更理想的积极式(proactivity)。资源可能被利用在短期的心理健康项目,而忽略了心理健康的方方面面。自杀人数多寡并不能代表心理健康,而心理健康的工作仍须努力。
首先,我国10岁至29岁的年轻人,往年的自杀率都是所有年龄层中最高的。2023年的年轻人自杀率虽然和2022年相比也减少了三成,但仍是自杀人数最多的。
此外,新加坡儿童会在2022年3月的校园霸凌行为调查中也发现,在每四个中学生当中,就有一个被霸凌。儿童会社工陈美如就呼吁学校,采取预防霸凌行为的方针,建立规范,列出不可接受的行为和触犯者将面对的惩处。这项建议虽然可取,但是如果每所学校的方针都不同,效果就未必显著。反之,一些教育学家就觉得,教导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比制定预防霸凌的方针还重要。但是,教育学家却没有确切提出,该用什么方法灌输良好的价值观。此外,官方的学校霸凌数据,一直显示霸凌行为非常罕见,所以,新闻中出现的案例都被当个别案例处理,并不影响“整体表现”。这些不同的“声音”,或许就是霸凌一直恶化的原因,也会直接影响这个高风险群中的自杀率。
这种非即时的报道和自杀的延缓特性,有时候会容易给民众和许多心理健康工作者一种错觉,认为自杀人数有所减少,并开始松懈下来。一些本地的精神科专家就提醒大家不能自满,因为好的征兆并不意味着预防自杀的工作就能停下来。
新加坡援人机构在7月12日公布的2023年自杀统计数据显示,自杀人数与前年相比下降了三成。这是20多年来,自杀死亡人数最低的一年,让许多从事心理健康和预防自杀工作的人士倍感欣慰。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的自杀死亡人数是2000年以来最高的,所以2023年自杀人数的锐减非常显著。然而,这是否预示着自杀人数会持续降低,还是未知数。我们必须关注一些自杀人数背后的隐忧。
恰好,此前收到一名心理卫生机构总监的短信,祝贺大家的工作非常成功。我觉得虽然本地各个从事心理卫生和预防自杀工作的人都非常努力,但我看到的一些个案,仍让我十分担忧。这些个案耗尽了所有选择,游走在不同心理卫生机构,但始终得不到所需要的帮助,徘徊在自杀边缘。或许,正如心理卫生学院急症部前主任黄伟立医生所言,我们必须牢记,自杀者,哪怕一个也是太多了。人毕竟不是数字,而是我们身边的家人、朋友和同事。
心理健康的变动是一个较长期的过程,并且起伏不定。因此,自杀人数锐减,不能断定是任何心理健康项目起到的功效。更确切地说,我们必须观察更长期的自杀人数趋势才能下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