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竞争虽能实现优胜劣汰、提高社会生产效率,但竞争失败者会落入贫困。所以市场中人会处于一种既渴望竞争又害怕竞争的矛盾心理。如果竞争过于激烈,竞争压力会加剧,贫富差距会加大,社会对立情绪会加深,仇富情绪会加重,最终人们会因严重缺乏安全感和公平感而产生痛恨市场竞争的心理。相反,计划经济里没有竞争,能给人提供安全感和公平感。

笔者的亲人定居美国,他说想开家中餐馆,但因他住的街区已有两家中餐馆而无法获批,无奈之下只得做日本料理。我大为惊讶,在我的观念里自由经济就是想做什么就能做,没想到号称自由经济捍卫者的美国,对从事小本经营还有这么多限制。后来我发现,不仅是美国,其他许多西方国家也有诸如此类的限制,涵盖各行各业。这种政策背后的逻辑就是要减少因过度竞争、无序竞争而产生的摩擦和冲突。

当前,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不是找到一个短期应急之策,而是如何建立一个被社会广泛认同的、具可持续性的市场竞争机制。当有了这样的市场竞争机制,才能真正凝聚社会共识,坚定全社会对发展市场经济的信心。

日前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已提出,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但问题在如何深化上。

在中国,同质化餐厅连成排很常见,三五家理发店、药店、美容店挨在一起也很平常。今天的中国过度竞争已经发展到令人胆寒的地步,任何一种新兴经济一旦露头,就会迅速出现蜂拥而至的局面。近年来出现的一系列扭曲现象——贫富差距过大、内需不振、全社会焦虑、“996”加班、重复投资严重、产能过剩,无不与过度竞争有关。在强烈的生存危机下,人们缺乏足够安全感和公平感,自然会怀念“一大二公”的旧体制。

中国经济长期处于过热状态,现在只是处于调整初期。这时候更容易产生猛火加热的念头。要知道欲速则不达,如果仍旧以牺牲公平来换取经济增长,仍旧放任过于激烈的竞争态势发展,继续采用刺激手段,这股反市场化思潮会愈演愈烈,最终会逼得我们走上回头路。

所谓过犹不及。良性的市场竞争应是有限的、适度的和均衡的,而非过度激烈的和无节制的。自由经济应以保护大多数市场参与者的利益为基准,不能让大多数人无法分享红利。如果一种经济模式的最终结果是让大多数人受害,那它是注定要瓦解的。

(作者是西南政法大学教师)

中央一再誓言将延续改革开放,为何信心没能修复?《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等中央文件对民营经济高度肯定,但为何社会舆论方向仍然混乱?笔者认为,这股反市场化思潮和左倾动向的出现,有深刻社会原因,不厘清社会根源,很难真正拨乱反正。

近年来中国社会出现一股反市场化思潮,怀念“一大二公”的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体制,散布“民营经济离场论”,抹黑诋毁私有制经济,对民营企业家喊打喊杀,甚至否定改革开放国策。这极大地动摇了中外企业家的投资信心,造成民间投资增速不断下滑。

市场之道是“损不足而补有余”,政府之道则应是“损有余而补不足”。政府本应通过保护劳工权益和提升社会福利水平来防止竞争过热过度,充当市场竞争的“解压阀”、“缓冲垫”,缓解自由竞争带来的生存压力与社会矛盾。但中国在改革开放40年里,为了更快发展,采用了激进政策激励竞争,过度使用税收优惠等方式刺激生产投入,不是为竞争降温而是为其加热,结果是短期经济增长虽然很快,却积累了很多社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