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大学》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这里的“欲”是“渴望”的意思,说的是对于真我的价值观、真爱的人生观与真人的世界观的实现,具有强烈的渴望。“大人”指的是“顶天立地的人”,也就是上述的“世界上最好的人才”。“古”指的是“没有边界的文明”的历史传承。学者王赓武在许知远的《十三邀》节目中,对“文明”和“文化”的区别有精彩的论述,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去网上找来看。“明明德于天下”指的是“大同世界”,也就是世界和平的文明愿景。新加坡的永续繁荣岂不是跟世界和平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如果新加坡培养出来的双语双文化的世界级人才,个个都具有世界和平的信念与渴望,那他们在国际社会上所展现的生命格局与个人魅力,岂不是远远超越被困于国家利益的从政者?
笔者今年60岁,在教育界服务超过30年,去年辞职,为的是在“六十大寿”这样一个重大的生命时空点,给自己创造一个阅读、思考、写作的心灵空间。从我在1991年7月踏进教育界的第一天,到2023年12月离开的最后一天,我都秉持“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理念,尽心尽力地把华文教好。我深知,华文教学乃至于整个学校教育所遇到的最大瓶颈在于:立志不够高远。
讲个切题的笑话:有人说,古人是“志在圣贤”,现代人是“志在赚钱”。笔者永远不会忘记林少芬2013年在《华文教师当自强》演讲中说的一句话: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如果举国上下都立志于建设一个双语双文化的国家,新加坡将会出现怎么样的教育景观呢?嗯,实在是令人心向往之啊!
首先,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士指的是古代读书人,也就是现代的知识分子。知识分子不可以不立志。然而,知识分子应该确立怎样的志向呢?古人说:读圣贤书,做圣贤人,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读世界上最好的书,做世界上最好的人。我想,新加坡的永续繁荣之道,岂不就跟“培养世界上最好的人才”的教育战略息息相关?知识分子只有确立了高远的志向,才有坚韧不拔的毅力,才能肩扛治国、平天下的重任,实现今生今世的自我生命价值。
我自大三学习中国哲学史以来,就热爱儒家思想,把它当作人生的指路明灯。以下从儒家立场,扼要分享“立志”的重要性。
(作者是前教师)
最后,回头看一下从1959年到今天的新加坡教育景观,始于1959年至1979年的“生存驱动”,经历1979年至1997年的“效率驱动”、1997年至2011年的“能力驱动”,到2011年至今天的“价值观驱动”,我2009年在立才中学以高级教师身份进行专业进修分享的时候,曾经提问听讲的同事:接下来应该是“什么驱动”?没想到校长欣然回应:aspiration-driven!当时我听了,赞叹不已。是的,新加坡教育已经到了“志向驱动”的新时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