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最近在瑞士达沃斯论坛上公开表示:只要现代文明不断向全球提供可持续的共享经济增长,有效管理气候变化,发明发展新科技,推广良善的治理方式,现代文明模式就一定能在全球范围内仍具备更大的吸引力,就可以挫败侵略、胁迫、恐吓和对抗。当美国超越了自我,也就超越了对手。面对当今错综复杂的世界,最后的结果,不会完全由外部力量左右,在很大程度上,将由美国自己的选择决定。

纵观古今中外的历史纪录,有关大国的兴衰都不断证明一个真理和规律:一个大国的真正对手,就是这个大国自己。小国可能受到各式各样外部势力和因素的牵制影响,但大国可以做到基本自洽。小国会受到所处系统中的综合掣肘,而大国本身往往就是一个系统。

(作者是在美国的国际文化战略研究和咨询专家)

美国也非常清楚大国的真正对手就是自己,于是美国必须重建自己的产业和产能规模,确保对核心科技和供应链的掌握,加强基础设施投资建设,整合国内政治和文化的争执分歧。在国际上则广泛建立同盟和伙伴关系,以确保维护战后国际秩序的可持续和创新力,并遏制和反击各种恶意的挑战挑衅。

中美关系也是类似状态,目前可以说有止损企稳的迹象,但积极向好绝对谈不上。因为美国现在只盯住中美关系的基本盘,中方光凭说好话陪笑脸不再起作用。邓小平当年操盘两大实际举措,直接改变美方对中美关系基本盘的态度,一个是对越南发起边界反击作战,尽管此战的目的并非为了取悦美国,但至少暗合美国当时的冷战国际大战略;再就是当时中国公开反对苏联侵略阿富汗,并为此抵制1980年举办的莫斯科奥运会。中国此举主要是为了自身安全考量,但同时也配合美国领导的反制苏联国际同盟。

美国目前的对华战略,是行动上遏制、外交上管控、外松内紧、小院高墙,对华防控的篱笆墙愈扎愈严。这样的战略,说明美国对与中国根本性地改善双边关系,已经不抱希望,取而代之的是激烈全面的竞争对抗。有人会说,既然美国人担心发生冲突和打仗,那是不是干脆就打上一仗,以突破美国的围堵?这种想法也过于天真误判,如果还帮忙打出一位美国的“战时总统”,那对中国利益而言,就更得不偿失了。

有关国际问题和争端上的是非曲直判断及应对,可以遵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个常识和立场,偏离太远就会产生匪夷所思、殃及自身的后果。两年前发生,至今仍在继续的俄罗斯对乌克兰战争,是一场针对主权独立国家赤裸裸的侵略。中国方面却对俄罗斯的侵略,态度暧昧并间接支持,这其中的投机、苟且和偏执的认知,取代了勇气、正直和纯正的品性,中国真实的国家利益惨遭绑架损害,也同时令中美和中欧等重要政经和安全关系跌入谷底。

由此展望中近期未来,中国与世界先进文明国家关系的前景,将是一片凄楚黯淡。是世界错看了中国,还是中国看错了世界,答案应该不至于多么高深莫测。从1861年至1895年,中国曾出现30多年的洋务运动,西方人把这一段历史称为中国的“自强运动”。表面上看,洋务运动似乎落败于中日甲午战争,实际上主要是因为大清朝虎头蛇尾,变法开放半途而废,自己打败自己,并随后进入到王朝命运的最后15年残局。

老子有名言道:治大国如烹小鲜,就是想说明一个道理,要烹调出一盘鲜美的菜肴,主要是看大厨本人的功夫,要善于食材配料,精美调味,掌握时间和火候。于是治大国对高手而言,就是小菜一碟: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科学、教育、文化等方面做到合理配置发展,相互良性互动,推进全面繁荣升级。反之,如果是烹饪外行,配料失调混乱,味道单一极端、时间颠倒、火候瞎折腾,最后上来的菜只能令人反胃。当然,最悲催的情况,就是食之无味,但人们却别无选择。

坊间当然也有一些传统思维和说法,譬如“某国或某帝亡我之心不死”云云。但对一个现代国际秩序下存在发展的大国而言,此种说法或是由于认知谬误,或是为了吓唬自己。连当年大清朝那样落后孱弱不堪,八国联军也确实曾打上门来,但到头来大清朝也没有亡在西方列强手里。32年前的苏联亡国,就更说明问题了,西方对手一枪未发就不战而胜。也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当年的俄国反对派领导人叶利钦,是西方雇佣的间谍或内线。

当美国超越了自我,也就超越了对手。面对当今错综复杂的世界,最后的结果,不会完全由外部力量左右,在很大程度上,将由美国自己的选择决定。

中国大陆和香港的股市最近表现“跌跌不休”,与蒸蒸日上的美国及日本、台湾等地的股市,形成强烈对比反差。股市的特点与实体经济的日常运作,有很大不同。股市最讲究的是预期和信心,即明天和未来是否会出现增值增长。这种预期如果减弱,信心大打折扣,股市的表现就自然低迷下坠,这与什么舆论或外界唱衰股市与否,没有太多关系。某些股票的表现,可以因时而异,但如果信心消失和良性发展预期没有了,整个股市就变成泄气的气球,再也难以腾跃高飞。

在重大关键问题上,中国不可能脚踩两条船或当墙头草。选择支持俄罗斯、伊朗、朝鲜与哈马斯,就会失去美国、欧洲、日本和韩国的友谊,这是很简单的道理。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能与美国和西方国家实质性地改善关系吗?完全没有可能性。有人会说,我们就这个立场,破罐子破摔了,怎么样吧?不过如此的战狼硬气,最后结果恐怕只会致命地咬到自己。这方面的历史经验教训难道还不够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