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过滤、舆论收紧,社会形成二元对立的简单思维,不仅会加剧中国与外部世界的割裂,也会对复杂的中国社会内部造成伤害。
这只是中国百姓出境旅游观的一个视角,却也能窥见缺乏多元声音的中国社会,呈现出非黑即白、二元对立的现状。
(作者是《联合早报》中国组高级记者)
疫情三年,中国民众在物理上和心理上都长期与外部世界隔离,即使国门敞开,对封闭状态产生依赖心理的民众来说,要再跨出自我的世界,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这些朋友受过良好的教育,也有体面的工作和广泛的社交,但囿于中国互联网筑起的高墙,对一些问题却显得焦虑和迷茫。
日本将福岛核处理水排入大海当日,中国网络掀起了铺天盖地的讨伐声。同天,不少朋友微信询问:你们新加坡怕不怕?还吃不吃海鲜?别的国家到底怎么看?
《环球时报》前总编辑胡锡进最近谈到中国经济缺乏信心时也提到,民粹主义一定程度上会绑架地方治理措施和解决突发事件的能力,增加社会动荡感,影响人们对未来的稳定预期。
对内则可能导致社会整体意识形态处于非融合状态,加深社会文化隔阂,尤其当极化的群体被某个舆论热点刺激时,极易演变为民粹主义。
如果从中国10亿多网民来看,许多人恐怕连向外部世界寻求答案的意愿和能力都没有。
中国近年对舆论管控进一步收紧,民众获取的信息更加片面,能够发声的通道也收窄,加上疫情三年闭关锁国,许多人因此才会产生“国外到底怎么看”的疑问。
疫情暴发初期,中国冠病疫情吹哨人之一、已故武汉医师李文亮曾说:“一个健康的社会不应该只有一种声音”。回想中国社会过去三年的跌宕起伏,不禁想问,这句话还有多少人铭记?
尽管从言语中能觉察出,他们对“网传”的国外情况感到难以置信,但这种求证心态,在中国信息趋于单一化、舆论空间一再被压缩的环境下,已是弥足珍贵。
除了经济实力、航班签证等客观因素外,不少人在经历了封闭的三年生活后,对外部世界感到陌生和恐惧,加上如“峇厘岛命案”等偶发事件的刺激,遂得出“全世界不安全,哪里都不要去”的结论。
当人长期处于一元化的信息和观点中,渐渐失去思辨能力,在同温层效应的催化下,就容易变得盲从甚至极端,也会对多元化的外部世界失去了解的兴趣。
人民日报旗下杂志《人民论坛》总编辑贾立政去年在一篇文章中提到,在二元对立的逻辑中,可能会把所有挫折失败都归咎于外部世界,进一步增加对外部世界的不满和敌意。
中国最新旅游数据显示,上半年出入境人次只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一半不到,和人山人海的国内游相比,俨然“冰火两重天”。
这或许解释了为何福岛处理水问题会在中国演变成民粹式的反日潮,从官方禁止日本水产品,上升到民间抵制所有日本产品,最后连去日本旅行的同胞也成为炮灰。
近年常收到中国朋友这类信息,尤其在冠病大流行中后期,各国相继放开,中国还在严防死守时,不少朋友会问:你们真的把冠病当流感了吗?放开后是不是会死很多人?
他们能感觉到自己得到的信息过于片面,却又很难通过网上资料考证,找海外朋友打听,成了更可靠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