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数年,中国的政治情势越发难以乐观,政治改革停滞,社会愈加封闭。在对外政策上,往往缺乏理性、不循道理。这都让包括韩国在内的不少国家感到不满,认为中国并非可靠的合作对象。
1945年日本投降后,朝鲜半岛一分为二,并在1950年至1953年爆发导致数百万人死亡的战争。朝韩作为同一个民族,成为美苏两大阵营对抗的牺牲品。冷战期间的韩国,是美国在亚洲的同盟国。同为美国盟友和西方阵营一员的日本,也是韩国的重要盟友。作为“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盟友的中国与苏联,自然是韩国的敌人。
对此,笔者是非常遗憾的。中国和朝鲜半岛自古就交流密切,两大民族友谊深远绵长。中韩两国虽曾敌对,但非两国多数人民的意愿,而是许多不得已的内外原因。两国都是从日本残酷的殖民统治下解放的民族国家,也都深受美苏霸权主义侵凌,且都发生了同胞相残,骨肉分离的民族悲剧,本应合作祛除殖民阴霾和帝国残余,而非走上敌对之路。1990年代以来,中韩两国广泛而密切的交流,证明合作的巨大潜力。
相反,由于日本在历史上屡次侵略半岛,还进行过残酷的屠杀、掠夺、殖民统治,让多数韩国人内心深处厌恶日本,与日本的合作仅仅是发展经济和对抗朝鲜,不得已的权宜。对另一盟友美国,韩国人恶感不强,但人文关系颇为疏离,韩国人也不愿被单一霸权国家宰制。
另外,无论进步派还是保守派,都期望朝鲜半岛能实现由韩国主导的统一。他们也都希望中国能助力半岛统一。但中国方面显然对此缺乏兴趣,这让韩国各派势力都对中方不满。
如前所述,韩国对华亲善的目的之一,即希望中国约束朝鲜,避免其核武和导弹开发威胁韩国安全。但最近20多年,朝鲜一意孤行进行核试验和导弹发射,还在边境制造流血事件挑衅韩国,中国都未能阻止。由中国主导的“六方会谈”,持续多年、进行多轮谈判,最终却无疾而终。中方参与的其他调停朝韩关系、解决朝核问题的措施,都没有实质成效,甚至助长朝鲜核开发等军备活动。事实上,中国已丧失对朝鲜的约束力,且无意采取更强硬和根本的措施,矫正朝鲜的倒行逆施。
在此后的美韩首脑会谈中,尹锡悦政府与拜登政府达成一系列协议,如美国在韩国定期部署核潜艇、加强美韩日军事和情报交流、在乌克兰问题上保持一致立场等,都反映韩国全面倒向美国为首西方阵营的外交转向。韩美同盟的强化,名义上是为对付朝鲜,但暗示(甚至已半明示)的对抗对象,显然还包括中国和俄罗斯。
为什么如今韩国外交再次转向,显然放弃了对华友好政策,重新与美日强化关系呢?
自上世纪90年代至今,韩国长期实行的是在中美两国左右逢源、在西方阵营和非西方阵营相对中立的外交立场。尹锡悦的举动显然颠覆了这样的外交传统,或说重新回到冷战时期韩国军政府亲美亲日、对抗朝中的立场上。
一方面,这是韩国国内政坛变动,即对华友好的左翼势力在总统选举中落败、亲近美日的右翼势力掌权等因素影响;另一方面,则是韩国的对华友好政策,并未换来中方足够对等的善意和相应回报,及韩中两国更深层次的一些矛盾与对立所致。
最近一周,韩国总统尹锡悦访问美国,与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会晤,在国会演讲,并达成一系列重要协议。在演讲时,尹锡悦公开赞扬美军在朝鲜战争中守卫韩国的功绩,还特地提及在长津湖战役中,美军陆战一师“奇迹般突破12万中国军队的包围”这一历史情节。尹锡悦的话不仅仅是在谈历史,而是借此表明在中美两个超级大国中,明确站队美国的现实立场。
笔者相信,如今的局面只是暂时(哪怕会持续较长时间),未来中韩必能重修邦谊,共建东北亚的繁荣,成为促进世界和平与民主的有益力量。
因此,韩国从官方到民间,许多人都希望亲近中国、疏远日本、减少对美国的依赖,实行相对平衡的外交。这也正是韩国民主化后对华友好政策的民意基础。
不再指望中国解决朝核问题
韩中两国友好关系难以持续的更根本原因,则是两国政治体制的差异与中国近年来的政治变动。韩国自1980年代后期就逐渐走上民主化道路,社会自由和言论自由程度、国民人权意识和权利保障水平日益提高。中国从官方到民间则是另一幅光景。这就让韩国从官方意识形态到国民价值观,都与中国有着巨大差异,并产生互斥。
正因如此,即便亲华的文在寅也难以扭转韩中关系恶化的大势,右翼的尹锡悦决定彻底转向,完全在情理之中。尹锡悦在美国国会演讲中对捍卫“自由民主价值观”的强调,也公开说明了韩国亲美疏华的根本原因。
到了1980年代后期至1990年代初,随着两大阵营关系缓和、冷战结束,韩国与中国、苏联(及后继者俄罗斯)逐渐改善了关系。韩国民主化的开启,让相对亲近朝鲜和中国、对日对美有所厌恶的左翼进步派势力取代右翼军政府。韩国外交政策由“一边倒”站在美日一方,到既保持韩美军事同盟、韩日经济交融,又大力促进对华友好关系,并向北方的朝鲜释放巨大善意。这在金大中和卢武铉执政期间表现得最为明显。
中国的政治体制、内外政策、国民价值观,中短期内显然没有任何改变的可能。这也就意味着中韩关系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都难以改善。韩国放弃亲华路线和平衡外交,重新成为美日韩同盟坚定一员,对朝鲜与中国采取对抗态度的外交政策,已成定局。
(作者是旅欧作家)
韩国近些年保持对华友好,还有更久远的历史原因。朝鲜半岛长期受中华文化熏陶,如长期使用汉字书写本国语言(最近几十年才逐渐废止);历代王朝的制度、理念、礼仪,皆深受中原王朝的影响;民间社会的观念、习俗、人际关系与日常生活,也都效仿中原文明。明王朝还派军帮助朝鲜李氏王朝对抗日军入侵(即壬辰卫国战争),且不求任何回报。这些都让韩国许多人有强烈的“亲中情结”。
韩中两国友好关系难以持续的更根本原因,则是两国政治体制的差异与中国近年来的政治变动。韩国自1980年代后期就逐渐走上民主化道路,而中国从官方到民间则是另一幅光景。这就让韩国从官方意识形态到国民价值观,都与中国有着巨大差异,并产生互斥。
朴槿惠执政末期萨德导弹入韩,标志着韩国已不再指望中国解决朝核问题,甚至逐渐将中国也作为与朝鲜同盟、与韩敌对的假想敌对待。中国在一度强烈抗议后,对事实的默认,进一步让韩国疏华亲美亲日势力得势。虽然在“闺蜜门事件”后朴槿惠下台、亲华的文在寅执政,萨德仍然得以在韩部署。
右翼保守派政治人物李明博和朴槿惠执政期间,虽在对朝问题上持强硬的敌对态度,并强化与美日关系,但在对华问题上仍持颇为友善的态度,积极促进韩中交流。这很大程度是因为中国经济发展迅猛、体量巨大,对韩国是极为重要的经贸伙伴。另外,韩国也希望中国发挥对朝影响力,遏制朝鲜发展核武与导弹、侵略韩国的企图。
为什么韩国会有如此巨大的立场变化?韩国在对华、对美、对日等外交关系上的立场,有着怎样的变迁和动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