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户在国际金融游戏中都是最弱势的群体,他们把储蓄存进银行,赚取微薄的利息,图的仅仅是安全和安心。银行运用储户的存款投资、放贷而获利,只有银行高管、股东和投资者得益。但是如果银行因为内部经营不当和监管失控,或投资严重失误(如雷曼兄弟银行和硅谷银行),或触犯重大银行条例乃至刑事案件(如瑞信银行),导致银行被接管或破产,存款在银行就成了储户的梦魇。很多人以前因为银行里的存款太少而烦恼,现在则因为银行存款可能荡然无存而犯愁。

随着储户存款额急速增加,连年的高通货膨胀率,全额存款获保障之储户比率,已经大幅度减少至国际标准的90%以下。如果对比上述亚洲地区央行的存款保障计划,我国现今的银行存款保障上限,竟然比当年日本、台湾、香港和马来西亚还要低!这已经无法发挥保障储户的基本利益和稳定金融运作的作用了。

3月18日《华尔街日报》的一篇报道说,经济学家估计在美联储快速升息过程中,还有186家美国的银行资产处于和硅谷银行一样的处境。这些银行如果没有足够的流动性来应对存款人的提款,也将面临倒闭或破产。银行的资产通常包括美国国债和抵押贷款,当新的债券利率比较高的时候,这些资产的价值就会下跌。

一些投资人和储户对银行的信心危机或许仍没解除,种种迹象显示,各国银行系统的信心风暴正逐渐成形。任何影响银行安全性的微小事件或消息,都可能在瞬间击溃储户的信心,导致大规模挤兑现象,对银行系统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希望当局刻不容缓,宣布提高我国银行存款保障上限到20万元或更高数额。这一数额不光是广大储户民众的期盼,也是彰显我国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形象的良机,更可以在银行风暴来袭时,减缓或避免挤兑现象对政治和民生问题的严重冲击。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设立的新加坡存款保险公司(Singapore Deposit Insurance Corporation, SDIC)于2011年把存款保障上限从2万元调高到5万元,再于2019年提高到7万5000元。

尽管金管局3月13日下午发布声明说:“新加坡银行系统对美国倒闭的银行曝险不显著。新加坡的银行资本充足,定期针对利率和其他风险进行压力测试。银行的流动资金情况良好,融资基础稳定和多元化。这些因素让它们可应对全球金融市场压力。”本地三大银行也发出类似声明。

“存款保障计划”简单地说,就是当一家银行运营失败而倒闭或被接管时,储户存款在这家银行的一个或多个账号存款,索赔总额上限为7万5000元。

(作者是自雇人士,从事劳务中介)

到了2005年,马来西亚政府提出25万令吉(约7万5000新元)的存款保证,2006年新加坡(2万新元)和香港(从10万港元调高到2010年的50万港元,约8万4000新元)继马来西亚之后,也立法保障储户利益。以当时的汇率计算,除了新加坡之外,其他区域存款保证都在10万新元以上。

2008年9月15日美国第四大银行雷曼兄弟背负着超过6000亿美元(约7987亿新元)的债务,向美国破产法庭申请破产保护。一个新词“银行破产”迅速击溃投资者和储户的信心,造成大规模挤兑现象,几乎弄垮整个银行系统。

全球目前共有113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存款保障计划(Deposit Insurance Scheme)。美国在1933年经济大萧条之后建立了存款保险制度,创设联邦存款保险公司作为金融安全网,为存款人提供基本的存款保障。存款保障上限为25万美元。加拿大(2023年4月1日调高到10万加币,约9万8000新元)、日本(存款保障1000万日圆,约10万新元)、台湾(300万新台币,约3万新元)都在1970年代前后,相继设立了存款保障制度。

此前媒体报道称,曾经准确预测雷曼和瑞信危机的《富爸爸,穷爸爸》作者罗伯特清崎警告,银行业危机还没结束,下一波风暴将冲击全球最重要的央行之一,并特别点名日本央行将会倒下。由于这一次银行倒闭并非个例,银行信心危机迅速蔓延,多个国家如美国、英国、德国、中国和日本等的金融监管机构,纷纷提高监管力道,加强对金融机构数据准确性的问责,责成金融机构完善内部审查,降低投资的潜藏风险。

上个月欧美银行接二连三出现因流动资金不足应对储户挤兑而破产,被关闭被接管等危机。美国政府和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立即接管硅谷银行,并宣布储户都能获得全额赔偿,让银行业的动荡稍稍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