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着ChatGPT争议最激烈的是教育界,没有这套软件,教授和师长就不必防范学生使用它来撰写论文,不用担忧学生的学习会受到影响,以及它生成的内容的准确性,更不至于为了它而必须重新设计课程,例如增加口试和课堂作业,放弃给学生论文和开卷作业等。

事实上,ChatGPT使用的名为“RLHF“(Illustrating Reinforcement Learning from Human Feedback,即通过人类反馈进行强化学习)的技术,就是让人类对机器的输出进行排名,以提高模型性能,就像谷歌的网页排名一样,所以这种技术并非Open AI首创,首创的是谷歌旗下的DeepMind。DeepMind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就是几年前在围棋中击败了人类冠军棋手。它如今还可以用于克服生命科学中长期存在的挑战,协助人类预测蛋白质的形状等等。

AI技术进入深水区

诚然,全球AI领域一直以来的几乎所有突破都来自科技大公司,主要是因为它们拥有超强大的计算能力。例如亚马逊的Alexa语音助手背后,就有强大的AI技术支持;而Meta最近就因旗下的AI系统西塞罗(Cicero),在策略棋盘游戏Diplomacy中击败了人类玩家,而备受瞩目。

市面上已有不少关于ChatGPT使用的利弊方面的讨论,但若要深入探讨ChatGPT的面世,在人类推展人工智能(AI)进程中的意义,以及AI今后发展的前景,从假设Open AI没推出ChatGPT作为切入点,或许能找出一些答案。

假如去年底ChatGPT没有面世,无论微软还是谷歌,都不大可能会在近期内发布类似的AI系统,其他较不受到ChatGPT直接威胁的美国科技巨头,也没有这么做的任何迹象。这样一来,Open AI发布ChatGPT,在AI发展进程中,可谓意义重大。

但根据最可能受ChatGPT威胁,有迫切性推出类似产品的两大搜索引擎微软和谷歌,从去年11月底到现在的动向和表态来看,它们原先都没有利用自身优势,发布类似系统的计划和意向。微软在Open AI发布ChatGPT后的反应,就是秉持发布视窗以来一贯的“拿来主义”作风,干脆将对方纳入其中,然后把对方产品融入自家软件系统再推出面世。微软这次就宣布向Open AI投资100亿美元(约132亿新元),并计划将ChatGPT用来改进软件产品服务。

对于谷歌的辩解,市场大致上有正反两方解读。有意思的是,两方解读都指向谷歌不会先于Open AI,或假如没有ChatGPT面世的情况下,在近期内推出任何一款类似的AI系统。在接受谷歌辩解者看来,谷歌的谨慎态度是合乎情理的,毕竟作为一家业务不断增长的科技巨头,它采纳新科技时,难免会受监管当局格外关注甚至挑战,更何况ChatGPT也的确不完美,例如已出现它可能被滥用成为散布错误信息甚至仇恨言论的工具的争议。

谷歌的谨慎态度与其说是怕监管当局对付,还不如说是要努力将这类AI系统引入消费产品中,设法拖慢将这类系统面世的步伐。

谷歌其实已经面对美国司法部两度反垄断行为的诉讼,一是被指控在代表其他网站安排广告销售时,利用市场的各个方面为自身谋取利益;二是在与客户谈判中,为其搜索引擎独家取得经销协议,将竞争对手拒于门外。它在欧洲更是因市场垄断而遭欧盟三度罚款。在面对欧美当局的严格监督下,谷歌对于推出备受争议的创新产品,当然步步为营。

谷歌目前的情况当然还不能与当年的柯达与诺基亚相提并论,但ChatGPT面世对它而言,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警示。

既然如此,Open AI如果没发布ChatGPT,谷歌或是其他美国科技巨头,理应早晚会发布类似“生成式”系统,人们不会因此而避开ChatGPT所带来的各种影响。可是,至今为止,从微软和谷歌等巨头的反应推断,伴随着这个假设的可能发展,未必是如此。

如果Open AI没发布ChatGPT,难道其他AI实验室或公司以及科技巨头就不会发布类似“生成式”AI系统吗?这也许是比上述减少教育工作者苦恼结果更值得深思的问题,原因是在ChatGPT热潮爆发后,美国就有AI开发业者纷纷出来表示,研发这类AI系统的公司和研究实验室其实很多,Open AI并非一枝独秀。

但也有观点对谷歌的说辞不买账。ChatGPT之类的系统能直接回答查询,而不是简单地将用户指向建议的链接,这无疑会减少用户对搜索引擎的需求,也就是说将威胁谷歌的主要业务以及微软的Bing搜索引擎的成长前景。质疑谷歌辩解者认为,谷歌不想新系统冲击它目前利润丰厚的搜索业务,毕竟搜索业务对谷歌很重要,从它占据搜索市场的85%,每秒有9万9000次谷歌搜索,每天平均达85亿次等数据,就可见一斑。

对于谷歌的裹足不前,人们势必会联想到柯达公司因不推出自家研发的数码照相技术而最终没落的故事,以及诺基亚因硬件手机风靡全球而忽略软件开发,最终被苹果手机击败的著名商业管理个案。

到目前ChatGPT效应的最新发展是微软发布由ChatGPT支持的新款Bing搜索;谷歌也推出与ChatGPT竞争的AI产品Bard,一般认为新一轮人工智能大战已开打。假如Open AI没有在去年底推出ChatGPT,人们最直接的感受会是市面上就没有一套AI系统能拿来聊天、搜索、做翻译,还能根据简短的提示生成清晰而细腻的文本,让人们用来写情书、诗歌和小说,写代码,甚至开发小游戏等等。

可以相当有力地推断,假如去年底ChatGPT没有面世,无论是微软还是谷歌,都不大可能会在近期内发布类似的AI系统,其他较不受到ChatGPT直接威胁的美国科技巨头,也没有这么做的任何迹象。这样一来,Open AI发布ChatGPT,在AI发展进程中,可谓意义重大。作为一家小型起步公司,它没有丰厚的现成收入来源需要维护,所以能在无后顾之忧的情况下,比更大的科技竞争对手较有伸缩性和胆量,推出可能还有待改进的产品。这样的勇往直前精神,在当前AI技术进入深水区的阶段中,会变得越来越重要。

至于谷歌,它其实早已构建了类似ChatGPT、名为LaMDA的聊天机器人或对话应用程序的语言模型,可以用自然语言与用户交谈。可是谷歌却迟迟没有正式推出LaMDA,它在ChatGPT近期火爆后,面对西方媒体的质询时解释,它一直在评估这类AI系统创新所可能产生的社会影响和潜在危害。

(作者是本地自由撰稿人)

这几个星期席卷全球的热门话题之一,莫过于数据驱动的人工智能系统ChatGPT。据说在上个月底举行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与会商界领袖和金融界高层,餐桌上聊得最多的不是俄乌战事和中美冲突,而是ChatGPT所带来的各种影响。由人工智能实验室Open AI去年11月底才正式发布的ChatGPT,正在各领域,特别是教育界掀起热潮和激烈争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