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要指出,尽管国际媒体都将焦点锁定在美中经贸对抗,甚至积极报道拜登政府对北京所采取的多项技术封杀措施,或是强调华盛顿针对北京所实施之贸易封锁、金融抵制以及投资设限,但就北京立场来说,这些面向只不过是其经济政策所须面对的议题一环,虽然会有既定份量,但就整个经济格局来说,却不会成为颠覆全局之核心要素。所以在议程安排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还是按照既有架构持续运行,并未受到严重影响。
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后,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亦在23日至24日随后登场;因此应可判定,尽管疫情发展情势相当严峻,后续各项年度工作会议以及在两会召开前,所将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第二次中央委员全体会议,以便向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以及政协推荐国家机构领导人员人选建议名单,和全国政协领导人员人选建议名单,看来亦将依据政治进程逐项召开。未来中国政治高层人事安排与政策发展趋向将更加明朗。
无论如何,公报还是分别针对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科技政策与社会政策等五个面向,分别列出提纲挈领规范运作指导原则。同时更明白讲出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以及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等五个重要经济工作面向。至少足够让有意研究解读会议公报者,能够找到明确面向继续深入掌握理解政策指导内涵。
评论者普遍认为,会议公报内容信息量极大,换句话说就是代表政策表述更加具体清晰。曾有国际社会重量级投资银行经济分析师在解读时,私下以打趣方式形容该公报内容为“如教科书般周详”。但平心而论,中国经济事务千头万绪,怎可能仅借由这份4700多字的会议公报,就能够顺利掌握全貌?假若公报内容真要达到详尽地步,恐怕篇幅难以想象。
(作者是中华战略学会资深研究员)
当然,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相关议程与会议资料之所以如此详实,本来就是要为党政人事交替作准备。各国情报机构与中国党政研究学者,无不锁定相关党政高层出席会议状况,座位席次安排以及参与会议程度,作为判定在2023年3月召开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时,依据中国共产党透过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以及第二十届第一次中央委员全体会议,所选出的高层领导梯队成员,是否将循例获选担任国家领导职务风向球。就目前看来,整个接班态势应当会是平稳顺利,不会有意外产生。
因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会后对外所发布的会议公报,对国际社会与中国内部产业、官方以及学界来说,不但具有指标意义,更是各方用来解读中国经济发展与社会脉动的重要基础。
经常有人戏谑地指称,假若能让鹦鹉学会“供给”与“需求”两个词汇,这只鹦鹉就能在大学讲授经济学;更有人捉狭指出,假若能让九宫鸟学会“膨胀”与“紧缩”两个字眼,不但能够教导物理学,恐怕还会变成经济景气趋势分析师。其实经济宏观调控在本质上就是个要避免过与不及之施政艺术,许多政策上主观抱持的意愿,有时确实难以扭转客观环境上现实变化的趋势;所以能否因势利导与顺势而为,就是在考验掌控经济政策操盘者所具备的政治智慧。
由中共中央与中国国务院联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基本上会检讨当年经济表现,并针对来年中国经济发展作出部署。换言之就是提出政策指导并且适当调整资源配置,以便配合国内外经济情势,维持经济良性运作与社会稳定。
今年在中国应对疫情,基本政策已决定逐渐解除管控措施,但在面对整体感染数据明显上升,管控疫情发展前景混沌不明时刻,仍然决心召开会议,显然是在表达政治意志。同时依据会后发布公报内容详实程度,各方在解读会议时,大体都认为具备维持社会运作指标性、党政人事交替稳定性、经济政策运行延续性,以及对外表态喊话公开性等四个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