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国家体育场的回忆是那么令人怀念,从来不会忘记第一次代表学校参加五校联合运动会的那一刻。在上世纪70年代末,第一次踏进国家体育场的感觉是那么受激励和鼓舞,从此立志成为优秀运动员,希望有朝一日代表国家出征体育赛事。国家体育场富有弹性的胶粒跑道,成为体育健儿启程飞跃高峰的必经之道。虽然最后没有与体育场结缘,但也因福建会馆属校运动会的洗礼,让我对它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和回忆。
除了运动会留下的足迹,国家体育场的加冷狮吼(Kallang Roar)是凝聚人心所发出的最强音。国庆日检阅礼、大马金杯足球赛、全国校际运动会、全国青年节步操铜乐队比赛,都是一些新加坡人毕生难忘,记忆犹新的国家盛事和赛事。
(作者是新加坡华乐团行政总监,前官委议员)
三、它的“开放”让国人可以全天24小时从各个方向进入体育城,使用各种综合性配套设施。希望通过与商业配套、电影院甚至选手村旅馆等等的综合性有机结合,把体育城建成国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四、希望从演艺、竞赛到国人参与的健身活动,再通过会员体系(体育城之友)进行资讯推送,让国人逐渐习惯这样一种生活方式:在周末或空闲时间,来这里总能找到想做的事情。这样体育城的吸引力会越来越大、黏性也会越来越高,体育城也就会真正成为人民生活圈的一部分。
最后,体育城自建成以来,就极力打破过去场馆的概念,要打造成为国人提供健康、休闲和消遣的体育综合中心。我希望接下来它能以公益性的开放、市场化的经营、专业化的管理,通过加强内部管理,控制成本,同时政府也会分担部分压力,通过高密度的演艺、竞赛活动,培育体育竞赛和演艺市场,培育国人的体育娱乐消费习惯,同时也为体育城带来更好的效益。
当政府在2010年10月开始拆除加冷国家体育场,建设体育城时,举国人心振奋,对兴建中的体育城充满期待和希望。国家体育城在2014年4月落成。由新加坡华乐团主办的“全民共乐”,出乎意料地在6月28日成为第一项在5万5000个座位的国家体育场举行的全民华乐盛会。
欣闻政府在6月10日宣布,终止与体育城私人有限公司(简称SHPL)的公共私营合作(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PPP)协议,由新加坡体育理事会直接管理。我深信这一项宣布将为优质的人民生活带来改变。体育城将在更大程度上,满足民众对健康美好生活的向往。
(本文代表个人立场)
“全民共乐”的规模不逊于当年的国庆日,召集了将近4500名华乐乐手,联合新加坡华乐团和合唱团,在乐团赞助人李显龙总理的挥棒下,掀开序幕。这项华乐盛会还破了两项健力士世界记录——世界史上最大支的华乐团和鼓团。现场观众有3万人,嘉宾包括来自政商文艺界的代表。现任副总理、时任文化、社区及青年部长黄循财,更上台见证了健力士世界记录的颁发证书仪式。
体育城作为新加坡最大的公共体育设施和现代化体育综合体,集体育竞技、休闲健身、商业娱乐、文艺演出于一体的多功能,我期待:一、它考虑大众体育需求多样性的特点,对体育城里的场馆进行充分的功能设计,并为后期改造的需求留有一定空间,以降低场馆对公众开放的成本,提高场馆的利用率;二、持续打造成国人容易亲近,又能担负除体育健身之外,日常的学习、休闲、娱乐的综合性体育中心;
自从“全民共乐”后,再也没欣赏到这样的文艺盛会了。原因是大量昂贵的制作成本和租金,需要更多的支持和赞助,一般非牟利团体无法承担这样庞大的开支,除非得到政府、企业或基金会的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