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正视教学上的“偏颇”

即便是殖民地时代的本地政府,为了要给自治与独立铺路,1956年便已制订了四种官方语文、以华文华语作为华人母语的政策,可谓高瞻远瞩,已经不算是“偏颇”了。

华语创作亟需支持

二、有利于以华语沟通、以华语思考的建构逐一消失,包括南洋大学,从1955年到1980年,存在了25年;东亚哲学研究所,1983年至1992年,九年;特选学校启蒙班,1979年至1992年,13年。启蒙班更是由本地华社有识之士向政府建议,当局聆听民意之下作出的创举,而且成绩骄人,培养了一个世代学贯中西的学者、作家和教育工作者,为何腰斩?

什么是华文教学上的“偏颇”?愚以为,与其殚精畜锐,担心方言消失,倒不如正本清源,探讨问题的产生,“偏颇”出在哪里:

三、从执政党和反对党在双语人才延揽上的差距,让我们看到多年来学校对选修母语作为第一语文门槛的限制,实在是“偏颇”之极。不错,政策来自李光耀总理,认为“有效运用两种语文,智商至少要达到110(三语的话至少要有125)”。但李先生不是语言学家,而且目前已经是后李光耀时代。

访问中提到本人。《化雨》的歌词是我在伦敦工作之余写成的,写的时候确有“里程碑”之想。有幸成了华人世界里面第一部歌颂华语的大合唱(中国后来也写了一部)。步入古稀的本人突然成为出土文物,悲欣交集:华语歌词的《化雨》,会不会已成今天的“化石”?

英语题目中的Monumentality有“里程碑”的意思。梁先生的作品固有本土性,令人耳目一新;但潘先生的《化雨》时长两小时半,参与演出有新加坡华乐团、三个合唱团和来自中国上海的指挥、歌唱家等,是名副其实的里程碑。

就事论事,这个说法是有问题的。许多国策讨论与社会研究都指出,华人方言的“淡出”,主要出于社会发展。“因为采用华语教学,所以方言消失”,说法不仅扭曲了事实根本,也让教育部揽上本来不该负的责任。

专家指出,人脑的不同部分管控各种功能,数理智商很高的学生,语文不一定好,相反亦然。以新加坡来说,华文作为第一语文的生源,恰恰就在(笼统定义的)“智商”并不很高的邻里学校,拒绝他们,不是很大的“偏颇”吗?

讲华语运动确立了华语在华人之间的地位,何来“偏颇”?从社会层面看,1993年华社最高代表——中华总商会,废除帮派选举制度,确定华文华语地位的章程修改,说明了一切。

听闻教育部近年来也意识到上面的“偏颇”,并作出了调整,这是功德无量的。

我们更应看到,一个地方的文化是在持续嬗变之中的,可以变得更好,也可以更坏。听不少文教界前辈说,新加坡华人即使完全不说方言,但只要华文华语都达到“母语”程度,文化上是没什么损失的。但非常不幸,语言文化往往成为哗众取宠的手段。南大校长黄丽松便曾指出,有的“华文斗士”其实是不懂华语华文的;目前,我们也看到对本地华人方言不甚了了的活动家,在大谈方言中的丰富文化。李大傻等讲古先生的消失,主要由于时代改变。取代他们的,娱乐方面有电视,资讯方面有手机,实在没必要封为神明。要是我们害怕不记得他们是文化失忆,那请问今天还有谁记得华语讲古人韩冰如?早期在丽的呼声主持华语青年信箱备受欢迎的“励燕姐姐”?

作为《联合早报》读者,首先感谢从教育部退休的胡林生先生能开诚布公,以4月25日言论版文章《理论和实践的验证——论华语和方言》,阐明了一些有关语文教学的看法。如果我没理解错误,文章的感慨主要在于质疑近60年来的国策,与“双语多文化”建国原则背道而驰,并认为:“可惜的是,扎根于方言的社群文化,由于‘少说方言’的偏颇主张,而逐渐淡出各方言社群的舞台。”

“少说方言”的主张是“偏颇”的吗?即使老一辈的新加坡人也不这样认为。记得方言“解禁”时,我曾订了付费电视的粤语频道让父母欣赏,父亲说有广东话节目看固然不错,但要不是新加坡制订的华语政策抓得那么紧,像他那样的第一代移民,是绝对学不上华语的。

作者是退休报人

当然,在本地,华文华语的传习情况有欠理想,这是不争的事实。2010年5月9日母亲节,芳林公园演说者角落聚集了数千名公众,在两小时内收集签名2400多个,对维护母语教育水平表示关怀。时至今日,华文的应用水平不断滑落,也成热门话题。

把文化记忆只认定为方言的记忆,这本身就是个很大的“偏颇”。方言当然不是洪水猛兽,但一味方言,我们忽略了华文华语还须要很多创造和支持。最近文友给我传来一个油管(YouTube)视频,是艺理会赞助制作的隔空访谈节目,英文叫做Composing Monumentality,中译《壮观与纪念性:谈新加坡先驱作曲家的音乐》。前面是谈已故梁荣平先生的《街贩》(Street Calls),用广东话的“鸡粥”“鱼生粥”写成合唱;后面是访问作曲家潘耀田,谈2001年艺术节上演、他谱写的大合唱《化雨》。

一、1987年新加坡统一以英语为教学语文,华文成为“母语”的一个单科,上课时间有限。从语言学定义上,“母语”是一种高水平的语文,如法国人的法语、英国人的英语。华文华语作为“母语”,学习、浸濡的时间足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