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儒学在青年一代身上延续下去,让文化认同感为我们厘清现实困惑的种种迷雾,新加坡青年学子取得了可喜成绩。愿未来有更多的年轻人能够以不同方式,来延续这条漫长而艰巨的道路,让大家一同为迈向一个和而不同的儒雅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国际儒联1994年成立于北京,由中国、韩国、日本、美国、德国和新加坡等地的儒学团体共同发起,新加坡建国总理李光耀曾担任国际儒联第一至五届荣誉理事长。
(作者从事物流行业新加坡南洋孔教会会员)
在每天繁忙的学习讨论之余,新加坡的参会者还在南洋孔教会的学习群组中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并每天对专家的发言要点进行摘录、总结。他们的好学、自信和扎实的理论功底,令人振奋和钦佩。
在“亚洲和合文明论坛”的主会场北京大学,新加坡青年更是大放异彩。在开幕式致辞中,北京大学燕京学堂袁明院长专门提到了在跨国实践与合作中,青年勇于担当、敢于创新的精神。她特别指出来自新加坡的学生杨月恒在此次疫情中,积极倡导人们在冠病大流行中团结互助,为分裂暴力的社会带来和平与繁荣。
在另一场为期一周的“国际汉学青年研修班”上,来自世界各国的专家与青年学子济济一堂,参会者既可以领略到中西比较哲学领军人物安乐哲教授(Roger T. Ames)、西方古典哲学和中西思想交流专家梅谦立教授(Thierry Meynard)的慷慨陈词,又可以在各类讨论与专题辩论中,从各国青年学子身上学习到以儒家经典为基础的思辨与观点推演的技巧和方法。
杨月恒在北京大学燕京学堂获得哲学与宗教硕士学位后,目前任职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数字创新与转型部门(UNESCO's Digital Innov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Section)。作为“青年亚洲印记”的分享嘉宾,他还在随后的分论坛上,发表了青年如何运用“天下观”参与全球文化与社会建构(Applying the Concept of“Tianxia”to Inspire Plenary Thinking among Youths)的精彩发言。
为期一天的“亚洲和合文明论坛”(Harmony and Cooperation: Asia Civilization Forum)开幕式,由国际儒联主席刘延东女士(中国前副总理)和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长福田康夫(日本前首相)致辞,来自世界各国的嘉宾围绕“增强亚洲文明互鉴、促进亚洲共同发展”的主题进行了深度交流,体现了与会各界携手为亚洲和世界和谐繁荣贡献智慧与力量的心愿。
2021年年末,有幸受新加坡南洋孔教会推荐,参加了国际儒学联合会(国际儒联)举办的两场线上研讨——“亚洲和合文明论坛”与“国际汉学青年研修班”,深感受益匪浅。
他们与主讲人在问答环节擦出了不少精彩火花,充分展现了新加坡的双语双文化的优势,赢得了主讲教授和各国参与者的赞许。研讨会上还有一位南洋理工大学的博士生,因为一直与主讲教授频繁互动,甚至被误认为是主办方安排的当天活动主席。
从以上国际儒学交流活动中,我们不难看到新加坡青年的活跃身影,完全有别于人们的既有认识。他们让人看到了在这个浮躁而现实的社会,仍然有人继续选择研究中国哲学、儒家伦理。他们的双语优势使他们拥有了跨文化交流的国际视角,也向世人展示了生生不息的华人华族意识在他们血脉里的涌动。
两场国际儒学研讨会给人留下的一个突出印象是,新加坡代表积极而有建设性的参与。在“国际汉学青年研修班”上,新加坡代表几乎是每个提问环节最为积极的参与者,这些青年学子一方面具有语言优势(本次研讨会全程为英文),另一方面对儒家经典有着娴熟的掌握,随时可以结合历史与现实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