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美国结束了长达20年的阿富汗战争,将全球战略重心转向印太,加紧对中国的遏制态势。另一方面,中美经贸关系却不降反升,“脱钩”变成了“再挂钩”。

30多年前,美国与西方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倡导者与推动者,而产业转移被认为是一条“微笑曲线”。显然,在这条微笑曲线中,微笑的是美国与西方国家的大型跨国公司,因为它们控制了曲线的两头,由此控制了利润;至于中国与新兴经济体国家,作为制造加工中间环节,实际上是为前者打工而已。所以,当时美国与西方国家大多数人对于产业转移与中国制造不屑一顾。但是,30多年后,“微笑曲线”突然变成了“哭泣曲线”,美国与西方国家认为是中国抢走了他们的饭碗,掏空了他们的制造业,是中国剥削了他们。

作者原为国际政治学者

事实上,全球化从一开始也有看得见与看不见的两面。鼓吹全球化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看到了好的一面,所以认为那些反对全球化的人,其实已经过得更好了,只是他们没有意识到而已。因此,处理他们的不满情绪,应该是精神科医生而不是经济学家的事。

19世纪法国经济学家巴斯夏曾经在其《看得见的与看不见的》一文中指出:在经济领域,一个行动、一种习惯、一项制度或者一部法律,可能会产生不止一种效果,而是会带来一系列后果。其中一些后果是看得见的,另一些后果是看不见的。

目前,美国认为过去30年美国对华选择接触政策是一种错误,因为它不仅没有通过市场化改变中国,反而导致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产业与财富转移,改变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全球产业链体系。同样的,目前美国选择遏制与脱钩的对华政策,也未必是一种正确选择,注定能倒逼美国企业回流,使美国再次强大。

比如就全球化来讲,主流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全球化将有效整合全球资源,降低交易费用;发展中国家人民被告知,全球化能提高整体福祉;而对于发达国家来讲,不仅能够为过剩资本找到出路,同时能够推动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降低社会消费成本。所以,经济全球化的进步意义犹如一次工业革命。但是,在现实世界中,为什么又会有这么多人对它如此仇视呢?是经济学家错了?还是现实错了?是经济学家应该看精神科医生,还是那些反对全球化的应该去看精神科医生?

相反的,它事实上将增加成本,降低利润,由此降低美国企业的全球竞争力,或者说有可能倒逼美国资本与产业加速流向中国,使美国更加衰退。所以有学者认为,美国过去是要钱不要命,现在是要命不要钱,但是没有钱,又如何保命呢?继续对华接触政策,无异于等死,而选择遏制与脱钩政策,又无异于找死。可以说这就是美国对华政策的两难。

现任职于一加拿大国际集团

中国“吃亏”变成了美国“吃亏”,这又是因为什么呢?究其原因,我们不难看出,美国企业是中美贸易的最大赢家,他们在中国赚得盆满钵满,所以对他们来讲中国是机遇,绝对不是威胁。但问题是他们在中国所获得的利润,并没有惠及美国社会,相反是以牺牲美国社会和国家利益为代价的。

一方面由于将产业外包或者转移到中国,导致美国自身产业的空洞化,就业机会的流失,中产阶层的贫困化。另一方面随着产业外包与转移到中国,然后又将产品运回美国销售,尽管产品价格是降低了,有利于消费者,但是美国与中国的贸易逆差却上升了。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变成了世界工厂,美国变成了能源与农产品出口国,这一变化又进一步加速了世界权力中心的转移。

但是,反对全球化的人看到了全球化不好的一面,所以认为该接受治疗的,是那些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还有那些政治精英。因为不争的事实是,全球化与产业转移让许多人失去了工作,他们并没有能够找到更好的工作,他们的生活未能获得改善而是每况愈下。美国位于金字塔下层的90%民众的收入,已经停滞了三分之一个世纪之久,实际工资基本维持在60年前的水平。

已故美国地缘政治战略家布热津斯基曾经写到:我们这个时代的悖论是,人类社会正同时朝着更加融合和更加分散的两个方向发展。一方面,人类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另一方面不同社会之间的差异在扩大。

中美关系将何去何从?一种观点认为中美注定一战,因为这是历史的铁律,也是大国的悲剧;另一种更普遍的观点认为,中美关系已经陷入新冷战。但是,事实是目前中美关系既不是注定一战,也不是已经陷入了新冷战,而是出现了一种共存,或者说一种相持的局面。

在这种背景下,地理上的邻近性不仅没有促进相互融合,反而导致了相互间的紧张关系。这种紧张关系是由有关全球性拥挤现象的一种新观念所引起的。可以说目前中美关系的变化,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悖论的最典型表现。